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地方节能实践

北京:持续提升能效水平助力绿色北京建设

发布时间:2022/06/14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节能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初步测算,2021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累计下降37.8%,能效水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一、完善节能制度体系
  突出规划引领。将节能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印发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五年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时期及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并科学分解到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分阶段组织了两次节能减排先进表彰工作,共表彰节能先进区12个次,节能先进集体37个次,节能先进个人397人次。
  强化法规标准约束。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法律支撑。市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节能的“第一能源”作用,进一步保障本市能源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严格实施《北京市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实行居民阶梯电价、阶梯气价。建立完善北京市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发布了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246项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
  完善节能审查制度。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整完善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意见》等9项政策文件,实现节能审查全流程在线办理,提高节能审查工作效率;发布《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承诺制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节能审查承诺制试点工作,推动节能审查工作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加强节能监察。每年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落实情况、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等多项节能专项监察,并依法依规督促用能单位对违法用能行为进行整改。2021年起,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实施了全覆盖的节能综合监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责令改正836起,行政处罚127起,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2029台。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围绕提升节能精细化管理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800多家次重点用能单位及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开展“百千万”重点用能单位行动,建成市级节能监测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加强能耗在线监测,将重点用能单位中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全部26家数据中心企业的电耗数据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实现了能源消费量、能效水平的实时在线监测。
  二、持续推进结构性节能降耗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采取措施,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精尖产业。出台和修订《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效果明显,加快淘汰退出落后产能,2017年以来,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871家、区域性批发市场552家。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能源,能源品种结构逐步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高,基本形成了多源多向、清洁高效、覆盖城乡的城市能源体系。2012年,北京市提出压减燃煤计划;2017年,北京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压减至135万吨,占能耗总量比重仅为1.4%,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2021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达到244.6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
  三、不断提高重点领域能效水平
  推进建筑节能。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新建民用建筑在国内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全国率先出台节能80%的第五步《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20),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城镇节能住宅约5.5亿平方米,节能住宅约占全部既有住宅的95%;累计建成城镇节能民用建筑8.02亿平方米,节能民用建筑占全部既有民用建筑总量的80.6%,节能住宅和节能民用建筑的比重持续居各省市首位。
  强化交通节能。大力推进绿色出行,着力构建地上地下立体化公交网络,2021年底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4%,2021年底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783公里。优化载运工具能源结构,累计淘汰营运柴油货车6.9万辆,公交车辆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例达90.2%,纯电动出租车比例达15.8%。全面推进汽柴油动力游船更新为清洁能源,实施绿色货运奖励、新能源货车通行权优先政策。绿色邮政建设初见成效,新能源快递车辆比例近40%,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9%。
  加快工业节能。组织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业企业能效对标、能效“领跑者”遴选推荐等工作,优化提升能效水平。制定《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制定并动态更新《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强化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公共机构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已累计完成226个项目,每年可实现节电2137万千瓦时。完成国家大剧院等109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首都图书馆等10家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工作。
  四、发展壮大节能产业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印发《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领域科技创新,加大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新技术、新产品对节能工作的支撑作用,按年度征集并发布节能技术产品及示范案例推荐目录,加大对节能技术产品及示范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目前,共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锅炉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等领域163项节能技术产品入选《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2020年本)》。
  激活节能市场活力。建立了北京节能潜力评估与节能量核证方法学平台,针对照明、空调、热源等领域常见节能技术改造措施,提供了节能潜力评估和节能量核证方法及工具,提高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性。搭建节能服务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各自优势,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融资体系不断完善。
  支持节能技术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组织实施节能技改奖励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对188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了资金奖励支持,形成年节能量约2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2万吨,带动节能领域社会投资约21亿元。
  推动绿色消费。实施两轮为期3年的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对15类节能减排商品给予补贴,目前正在实行新一轮促进绿色节能消费政策,面向在京消费者对洗碗机等20类商品发放绿色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节能商品。北京市两轮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以来,带动了参与企业销售节能产品超过1100万台,实现销售额近420亿元,直接拉动本市家电消费年均增长超过12%,节电约7.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52.2万吨、节水209万吨。
  五、积极营造全民节能减排氛围
  组织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方式,积极推进全民共治,推动绿色生产生活、绿色消费。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周主题活动,节能法律法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知识和习惯逐步深入人心。
  阶段性组织特色活动。2015年开展“大篷车来啦”节能宣传品牌活动,行程超过6000公里,向各区县推广节能政策、产品和技术。2017年,推出“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平台,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广大市民车主自愿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累计注册用户16.8万余人,完成停驶减排93.9万余次,停驶产生碳减排量5.2万余吨。2019年,推出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MaaS)平台,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其中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的用户突破100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10万吨。
  开展中小学生节能教育。已完成6个中小学生节能和资源高效利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中小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小手拉大手,提高家庭和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
  发出节能活动倡议。先后发出“夏季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倡议、推广不停车收费活动、减塑和反食品浪费倡议等,从公众身边的生活点滴做起,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背景下,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节能政策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不断加强节能精细化管理,以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助力绿色北京建设。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