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兴化市政府确定2013年为“全市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并印发了《兴化市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2013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奖补政策、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
2013年农机化工作主要目标:全市新增高性能乘坐式水稻插秧机350台,实现机插面积60万亩;推广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200台套,实现机械化还田面积103万亩;推广带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200台以上;新增特色农机具2000台套。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7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以上,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兴化市政府成立“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农机、农业、财政、经信、环保、统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机局,具体负责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机具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
二、狠抓薄弱环节,提升装备水平。一是继续推广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二是重点推广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械,大力提升全市水稻机栽插水平。三是大力引进新型稻麦联合收割机,推动联合收割机的转型升级;示范推广粮食低温烘干机械,增强应对灾害性气候的能力。四是示范推广高效、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装备及机械,着力提高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推广微耕、植保机械和节水灌溉、果蔬保鲜、水产增氧等设施。五是努力加快秸秆收集加工站及固化成型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创新机制体制,提升服务水平。一是鼓励和支持种田大户、农机大户、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和各类能人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牵头创办领办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等各个环节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全程托管”式的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二是完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级农机化公共服务中心。按省级有关标准或要求建成规范化农机安全监理所、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完善农机质量监督投诉机构。三是强化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创新经营模式,开展企社共建,提高服务水平。2013年,全市大中型农机加入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比例达到60%,四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市财政对2013年新购置的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乘座式插秧机、育秧成套设备等农机具作业进行补贴。同时对农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大中型拖拉机、与大中拖配套的秸秆打捆机、高速乘座式插秧机、粮食生产基地使用的谷物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因资金筹措困难,实施金融扶持政策,购机贷款最高限额为机具总价的70%,贷款年限为2年,市财政给予贷款利息全额补助。
五是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明确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工作目标,将具体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管理考核。对水稻机插秧整乡整村推进先进乡镇、村及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乡镇给予奖励,以推动全市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