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支撑,立足县情,着重加快推进脐橙、水稻、食用菌、蔬菜及烟叶等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实现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科学高效发展和进位赶超。下面,我就近年来安远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感想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也引他山之石,破解我县农机化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安远县农机局坚持走特色农机发展之路,把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做大做强农机化事业的突破口,转变工作思路,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2008年以来,实际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94.105万元,年均增长率251.96%,累计补贴农机具52026台套,惠及农户13656户。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位列全市前列,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
二、安远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历程及做法
1、明确目标,转变工作思路
2008年,我们提出积极打造安远“特色农机”以来,结合农机化发展实际,把“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任务转变为“争取”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两个字的差异,说明了我们把这项工作当做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事,以做大做强补贴规模为目标,不断调整农机装备结构,以此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2009年,针对我县农机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明确了“发展特色农机、打造高效农机”的方针,农机化工作首次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统筹农机事业的发展;2010年,我县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巩固特色、再创辉煌”的工作思路,把做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作为巩固发展安远特色农机的主攻方向;2011年,我们在“抓重点,上规模,助力产业升级;增后劲,促发展,给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得到发展壮大,补贴资金位列全市第一,促进我县加快向农机大县、农机强县之路迈进,农机化工作成为全县部门工作的一个亮点;2012年,为巩固农机化发展成果,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突出重点,稳中求进,实现农机事业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努力寻求一条长远持久、健康和谐的新型农机化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县农机化事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既有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党政以及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关怀、帮助,也得益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2、做大规模,促进特色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保证粮食生产所需的补贴资金安排的基础上,积极围绕果业、食用菌、蔬菜、烟叶等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突出农机工作亮点,体现农机优势,走特色农机发展之路,将农机先进科技广泛应用于果业、食用菌、蔬菜、烟叶生产中,促进农机科技化转型与突破。补贴果品加工生产线58条,补贴资金427.3万元,为把安远建设成为赣南脐橙集散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实施果园、蔬菜节水灌溉工程1.64万亩,补贴资金389.87万元,受益农户315户,喷灌、滴灌等高效农机设备在产业发展中深受群众欢迎,逐渐成为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主力;补贴食用菌简易保鲜储藏设备185台/套,补贴资金339.2万元,推动了安远县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提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能力;补贴钢架大棚结构726个,农机购置补贴为安远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补贴起垄机、培土机为主的烟叶生产机具183台套,为安远1.2万担烟叶生产解决了燃眉之急。
3、政策倾斜,统筹南北协调
安远县北片8个乡镇农机化发展缓慢,一直是制约全县农机化水平提升的“瓶颈”。自2008年以来,我们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调整北片乡镇农机装备结构,着力推广运用水稻收获机械、节水灌溉、物理植保设备等机械。同时以发展烟叶生产为契机,对北片乡镇的农民购买农用机械特别是农田作业机具,实行“补贴资金安排、机具推广演示、技术服务维修”三优先。另外,号召农机经销企业,突出北片乡镇产业发展特点,组织适用机械,在保质保量供给的同时,采取让利销售、提升服务等形式支持、鼓励北片乡镇的群众,积极购买大中型农机、高性能农机,增加北片乡镇农用机械拥有量和动力水平,努力缩小我县南北农机化发展的差距,促进我县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4、规范管理,完善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了农机经销商诚信经营管理。在经销过程中,与全县农机经销商签订了《诚信经营责任状》,对农机产品生产、经销、售后服务发现问题的,进行备案登记,记入诚信档案,一律给予停业整改处理直到整改到位,以此约束农机经销行为。在补贴工作中,特别是在节水灌溉设施补贴工作中,严格把关,对有问题的产品立即中止补贴,对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市场的中止审批,要求经销商整改到位,维护农机市场稳定。对弄虚作假、欺骗、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一经查实,列为黑名单,取消所有经销产品的补贴。我们还经常性的加强了对购机农民进行跟踪调查,抽查了解农机具使用、售后服务等情况,督促经销商做好后续工作。
二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机制。根据《江西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由分管财政的常委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以及各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与各乡镇农机站长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公开公示购置补贴资金申报程序、补贴办法以及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在全县范围内公开咨询及监督投诉电话,强化社会监督。
三是创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省市主管部门规定的申报、审批、公示、购机、验收、补贴程序要求,实行申报审批与验收检查分离制度,制定了《安远县农机补贴大额资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对单机补贴超过500元的,要求到现场核查、办理登记、编号、喷上“国家补贴机具”的字样和编号并拍照存档;对单户补贴资金达5万元以上的,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验收办法,联合纪检、财政、县委督查室等部门参与验收监督,提出结算意见,确保了补贴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三、农机化工作意见及建议
(一)购机补贴资金不足,难于满足农民购机需求。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农户购机热情不断升温,但因补贴资金有限,今年下半年可能面临无钱可补的尴尬境地,影响购机户积极性。
(二)工作经费严重缺乏,制约正常工作开展。购机补贴工作量大、费用成本高,工作经费无于维系,制约了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虽然省农业厅、财政厅下发了文件要求保障工作经费,但对于贫困县来说无异于“干打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钱办事问题十分突出。
(三)大中型农田作业机械推广的难度加大。近年来,由于产业转型,赣南丘陵山区的农民的农业主业,已经由高效的果业生产取代传统的粮食生产,因此,建议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重点应适时的更多的因地制宜的根据产业发展,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区别下达大中型农田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计划任务。
对于农机化工作,我想每一个农机人都有感想、有体会、有甘甜,更有不愿意说出来的辛酸。虽然我们使用购机补贴政策资金,但是,我们没有其他强势部门单位的洒脱,对县域经济发展也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我们农机人都有一颗忠于事业、服务群众的赤诚的心,都有一种“争创一等工作”的精神。几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有为才有位”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惧工作劳累,却常为工作经费奔走游说。雄关漫道,任重道远。我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指引,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农机化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