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医院的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健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为切实了解萧县县乡医院发展状况,着力完善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明晰县乡医院发展思路,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皖参电字[2009]52号电传精神,通过实地踏查县及乡镇医院、进村入户调研、与群众、医疗卫生工作者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县医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萧县县乡医院发展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
全县形成了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二十三所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13个,一般卫生院10个。二十三所卫生预防保健所。257所村级卫生室。
(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近年来,萧县针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较差的状况,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补助项目167个,总投资3800余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2900余万元,县财政配套9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先后实施了县疾控中心大楼、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对全县23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完成黄口、庄里、青龙、王寨、白土、杨楼、新庄、圣泉、丁里、官桥、大屯、赵庄、等乡镇卫生院的设备配置,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新建了159个村级卫生室,为村卫生室配备了病床、诊查床等基本医疗设施;全县医疗卫生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县级综合性医院拥有CT、核磁共振、高压氧仓、彩超、血液透析仪、血生化分析仪、数字化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乡镇卫生院主要有X光机、B超、心电图、高压消毒锅、尿十项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等一些基本的设备,能开展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医疗设施设备的装配与更新,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提高。
二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近年来,萧县先后通过举办培训班,选送人员进修学习、学历教育、网络教育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萧县自2008年开始实施新农合试点以来,县、乡两级管理体制日臻完善,新农合筹资、运行良好。全县农村人口参合率稳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两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日益显现。积极组织实施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加强了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使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向立体化发展,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萧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讲,还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匮乏,是制约萧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全县高新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医务人员总体学历和职称偏低,加上医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陈旧,缺乏培训提高的潜力,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现有卫技人员扎根农村的思想也不稳固,严重制约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回县就业较少,而外流、退休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二是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又缺乏可操作的优惠政策,医学院校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三是卫生人才结构不合理。
(二)公立医疗机构财政保障长效机制尚未稳定建立,运行机制还不适应公益性目标要求。
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但增长幅度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经费短缺,运行困难,业务开展受到一定影响;
(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
近年来,县、乡镇各医院、村卫生室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因为各医院基础普遍薄弱,办公及医疗用房紧张、医疗设备陈旧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四)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医疗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医疗安全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萧县在医疗安全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现实和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医疗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医患纠纷时有发生,给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和经济压力。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出台,萧县《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也已完成,明确了今后萧县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随着这些改革的深入实施,无疑将为萧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二)要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为农村卫生工作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充分利用28项民生工程、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和新一轮卫生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把争取更多的项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及时摸透上情、吃透政策,加强项目沟通和对接,多渠道为萧县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力度。
(三)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全县医疗技术人员和有志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知识培训。同时,要建立对高学历、优秀特色专业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创新引进模式和方法,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困难,拓展引进人才的发展空间,真正做到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有效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制约。
(四)进一步强化市、县医院对下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培训职能。要完善制度,对相关帮扶内容进行细化,明确帮扶医院责任,加强对帮扶效果的监管。同时要注重调动基层医院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邀请,让他们切实从帮扶中见到效果,得到实惠。
(五)加强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医疗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人民群众、患者及其家属更多的了解医疗卫生知识,知道在医疗服务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安徽省萧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