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萧县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同创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全面竣工。萧县已建设各类农产品大市场50余个,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据了解,今年萧县为夯实现代农业建设基础,实施了现代农业七大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一体化的科技推广和科普网络,鼓励、引导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业龙头企业、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实施了农民大培训工程,围绕主导产业进村入户培训新型农民。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检验监测装备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工艺操作流程体系。严格规范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重点支持大型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和可追溯制度,实行生产流通全程监管,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装备设施体系建设。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开展“水、电、路、气、房”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农村供电设施改造,全力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程建设,开展垃圾集中治理,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扶持培育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全力推行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实施退耕还林、万里绿色长廊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和循环农业,加大对农业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和其他贷款品种,积极运用担保、贴息、风险补偿、考核激励等办法,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组建农村各类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等“草根”金融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项目支撑体系建设。把自身优势和国家政策有效对接,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对在建项目实行“保姆式”全过程跟踪服务,使农业企业在“零干扰”的最佳环境下建设与运行。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扩建改造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挥安徽农网等重点网络平台的作用,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供需衔接。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全面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抓手。把基层政府的工作着力点转到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来。以实施“惠民直达”工程为支点。确保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以实施民生工程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衔接,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安徽省萧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