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支农政策落实

创业潮涌返乡路----阳谷县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纪实

发布时间:2009/06/15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正如这首歌唱的一样,阳谷县外出务工人员不悲观、不放弃,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自身竞争力,在家门口重新“上岗”,以勤劳的双手和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支支就业创业之歌。

免费技能培训、化解就业“寒流”

“在这里不光能免费学技术,每月还有300元生活费,过段时间技术上去了,工资还涨呢。”说起政府举办的返乡农民工培训工程,正在阳谷建筑公司学习电气焊的吕俊奎不仅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吕俊奎是西湖乡门坊村人,从广东打工回来不久就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

针对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现实,阳谷县相关部门、乡镇认真协调,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免费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了解到返乡人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数生产技能低,竞争力差的实际,充分利用职业中专、劳动技校、建筑公司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企业的力量,开设了电气焊、电工,速记等专业培训班,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据了解,我县第一期返乡农民工培训班由400多人报名参加。

返乡创业促就业,“打工仔”变老板

“多亏乡政府帮俺拿到了1万元的启动资金,现在俺这蛋糕店的生意红红火火。”西湖乡翟庄村农民翟继岭以前在济南一家快餐连锁店打工,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为一直梦想自己当老板的他提供了创业机遇—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回到家乡的他租了一间10多平米的门市房,有板有眼地做起了蛋糕生意。

和翟继岭一样,目前在阳谷许多农民正在有打工者变成“创业人”。他们大都是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杰出代表,不少人有一定的技术经验、资金积累和经营管理知识。针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善于经营、有一定的商业头脑的事实,县有关部门对这部分人适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县计划、劳动、财政、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联合开辟“绿色通道”,使他们在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加强信息沟通,家门口重新“上岗”

“公司不但管吃管住,还发放劳保用品,并为我们办理了医疗、养老保险,这里离家近,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庭,比外出打工好多了。”说起自己的新工作,已在阳谷电缆集团上班的返乡农民工聂亚丽十分高兴,“我们家乡的发展并不比外地差,也有很多大企业,工资收入也不低,真没想到在家门口有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聂亚丽2005年到福建打工,在一家电子企业从事技术工作,这次回到家乡又操起“旧业”。

由于部分返乡人员属技术工人,能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生产技能,县劳动部门深入各类企业特别是使用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餐饮娱乐业等,及时搜集各类用工信息,并积极与境内企业沟通协调,开拓就业渠道,储备就业岗位,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上岗”。

这些技术工人顺利实现再就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饭碗”,还为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加快了企业用工人才的升级换代,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返乡人员和企业的双赢。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山东省阳谷县发展计划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