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是大悟富民强县的大事,要着重研究解决制约瓶颈因素,如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问题,加大对规模养殖业资金支持问题,畜禽品种改良体系建设问题,动物防疫问题,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问题,用三至五年时间在“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促进富民强县方面谱写新的篇章。
一、“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大意义
大悟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创建畜牧大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扩大规模养殖。一是产业基础较好。2007年出栏生猪36.7万头,出栏肉羊3.84万只,出笼家禽375万只,肉类总产量4.39万吨,禽蛋产量1.81万吨,畜牧业产值7.6亿元,人平出栏生猪0.7头(乡村人口),生猪出栏量增长12.1%,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33%;更重要的是大悟位于中原与南方链接处,地理位置好,气候适宜,在武汉市拓展的基础上,大悟应该是农产品基地县。二是饲料资源丰富。全县水稻、小麦、花生、红薯、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每年有11万吨的富余粮食和约54万吨农作物秸秆以及大量的糠、麸、粕等农副产品可用作畜禽饲料。同时,大悟县有124万亩宜牧草场和19万亩冬闲田均可开发利用发展草地畜牧业,据省内专家测算,大悟出栏生猪80万头。出笼家禽500万只,出栏牛15万头,羊20万只是正常理论值。饲料储备有保证。三是技术支持有保证,通过改革全县畜牧兽医基本机构、基本队伍、基本设施到位,综合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县有12名高级畜牧兽医师和59名中级畜牧兽医师,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四是大悟县农民走养殖致富的积极性高涨,规模养殖模式、养殖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养殖企业迅速成长,仿佛看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子,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四是扩大规模养殖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如连片山场、四大流域、空仓库、学校、大队部、水库管理站,都在无形支持规模养殖业发展。五是无论外出打工,还是扎根农村,以及回归工程都说明,大悟发展规模养殖业的结局必将消化农村五份之一的劳力,大悟畜牧业必将和种植业平分秋色,大悟必将成为武汉等大中城市畜产品供应基地。六是大悟县确立“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目标的大环境、大趋势很好。武汉城市圈的延伸、两型社会建设呼唤着连接农产品基地,大悟的山、大悟的水、大悟回归的成功人士无不呼唤着“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富民强县”。全县50多万农业人口,二三十万农业劳动力,畜牧业消化五份之一劳动力是可行的。从大的方面讲一个乡镇产生一点畜产品流通大户,初加工大户、一个集贸市场、一个畜禽品改站、一个自然湾一个养殖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等是可行的,最好是一个组衍变成一个合作组织。所以说“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目标实现将改变农村产业结构,经济形势,对支持新农村建设也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二、“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的工作目标
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总体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优质、高效畜牧养殖,逐步构建产业配套、科技水平、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小区推动、协会互动、信贷拉动”的方针,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建设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畜禽板块生产基地,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打造全省畜牧大县。创建目标是:用4-5年时间,建成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牛羊产业为补充的畜牧大县。至2012年,全县出栏生猪80万头,比2007年增长117.9%,年均增长29.6%(达到标准),人平(乡村人口)出栏生猪1.5头(刚好达标),出栏肉牛10万头(达标),出栏肉羊15万只(与标准相差10万只),出笼家禽1000万只(与标准相差1000万只),禽蛋产量3万吨(与标准相差4万吨),存栏奶牛1000头(与标准相差4000头),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的50%以上(达到标准)。这一目标突出了猪、牛、羊发展兼顾,其他方面,体现全面发展的思路,也符合大悟实际。
三、实现“扩大规模养殖,建设畜牧大县”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业
以生猪养殖业为重点,大力实施123养猪工程。即1个乡镇至少发展1个万头养猪小区(场)、2个千头养猪小区(场),1个村至少发展3个百头养猪大户(或1个150养猪大户)。对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小区(场、大户)实行“先建后奖、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凡是新建的万头以上养猪小区(场),每出栏1头肥猪奖励50元。新建的千头以上养猪小区(场),每出栏1头肥猪奖励30元。新建的百头以上养猪大户,每出栏1头肥猪奖励10元。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小区(场、大户)年出栏量以畜牧兽医部门产地检疫记录为考评依据。
兼顾发展草食动物和家禽养殖业。新建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100个,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00个,1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3000个。新建5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0个,5头以上奶牛养殖大户100个。发展千只以上的养羊场10个,500只以上的养羊场100个,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500个。发展百万只以上肉禽养殖大户2个,十万只以上肉禽养殖场20个,万只以上肉禽养殖大户200个。发展十万只以上蛋禽养殖小区4个,万只以上蛋禽养殖场40个,千只以上蛋禽养殖大户400个。
(二)健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引导和支持养殖专业户(场)、物资供应企业、营销经纪人和加工企业组建各种养殖行业专业合作社或协会,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各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网络全县所有养殖专业户(场)和60%以上的养殖农户。加大招商引进力度,创办1个年加工10万头的生猪屠宰加工厂和1个年加工5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厂。通过加工龙头企业的运转经营,拉动畜牧业发展。努力创办饲料加工企业,服务畜牧业生产。加快畜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畜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城关、夏店、宣化仔猪交易市场,河口、新城、城关、宣化等乡镇肉牛交易市场,兴建县级禽蛋批发专业市场。
(三)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对县畜牧良种场进行改扩建,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种猪5000头以上。在吕王镇、大新镇各建1个年产种猪1000头的原种猪场,在芳畈、三里、新城、夏店、阳平、城关、黄站、宣化、丰店、四姑10个养猪重点乡镇各建1个年产种猪2000头的扩繁场。在城关、 夏店、黄站各建1个存笼3万套的父母代种鸡场。扩建仙居顶波尔山羊种羊繁殖基地,年产种羊5000只。扩建芳畈五斗田种牛场,年产种母牛1000头。加大牲畜品改力度,新建1个县级种公猪站、17个乡镇牲猪改良站、30个乡村牛冻配改良罐点,全县猪、牛人工授精改良率分别达到100%和85%。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50万元品改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品改站点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畜牧技术推广
大力推广150养猪、1235养羊、165养牛等标准化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猪—沼—渔(稻、果、菜)、林地养鸡、稻田养鸭、种草养畜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农民工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增补培训专业,改善培训条件,扩大培训对象范围,每年培训农民工至少2000人次。大悟县农广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点设在畜牧兽医局电教培训中心,为广大城乡青年搭建专业学习平台。鼓励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努力改善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招引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来大悟县服务畜牧业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基础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加强继续教育,组织科技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县每年安排50万元科技推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培训和150标准化养猪模式推广。
(五)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坚持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与长年防疫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地方流行病的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计划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加强免疫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疫情预警机制,落实户平2元的县级配套防疫经费,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加大产地检疫力度,无论是规模化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畜禽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都必须达到100%。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必须始终保持100%的检疫率。加强京珠高速和宣化店两公路检疫站堵疫手段,力争过往载畜车辆验证消毒率达100%。加大行业管理与执法力度,维护好动物防疫工作秩序,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分批实施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建好足够面积的办公用房,配备防疫检疫必需仪器设备,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免疫监测体系和检疫监督体系。足额拨付乡镇“以钱养事”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经费,落实派驻乡镇防检监督员工作经费和劳务报酬。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文件《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精神,在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修编的情况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实行一事一议,在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下,落实养殖用地,满足用地需求,并且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畜牧部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及时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兑现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奖补资金。财政部门做好畜牧业发展财政年度预算(防疫、种畜繁育、品改、畜禽生产、标准化养殖、疫病控制、卫生监督等方面),支持畜牧部门落实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财政政策。加大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力度,按照养殖户申请,畜牧兽医部门核实后,凭贷款单到财政贴息;金融部门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发改部门将畜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规划工作,优先申报和安排畜牧业项目;扶贫开发部门在安排支农资金时,重点向畜牧业倾斜;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积极争取畜牧业发展项目;保险公司切实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确保投保率100%,同时积极探讨肥猪保险工作。
部门协调配合的原则是“双赢和共同发展”努力提高合作协调效率。交通部门将养殖场专用道路纳入农村公路改造计划;电力部门免收新建养殖场电力增容费,养殖用电按农业用电价格计费;农业部门优先安排养殖场沼气生产项目;环保部门对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给予支持;统计部门做好畜牧业生产统计,真实反映畜牧业发展经济水平;公安部门切实维护好规模化养殖场周边治安环境;工商部门做好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从简从快办理登记手续;林业部门对兴办养殖场的林地征用和林木砍伐手续的办理给予支持;商业部门配合畜牧部门做好畜禽屠宰、加工、经营环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湖北省大悟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