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敖汉旗以农牧民稳定持续增收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种养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农技推广为支撑,大力推进农牧业优势产业集聚,以此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升全旗农牧业生产整体水平,推动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产业化园区建设,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
通过近年来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敖汉旗的特色种植业和农区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优势产业群和优势产业带。2008年,为了促进农牧业优势产业集聚,旗委、政府在全旗农牧业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抓园区建设、抓基地建设、抓市场建设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部署,并要求在七个方面的园区或小区建设上有所突破:
1、设施农业园区和种植小区。今年,全旗设施农业要完成12500亩建设任务,其中日光温室8000亩,拱棚4500亩。在长胜镇、古鲁板蒿乡、木头营子乡建设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3个,建设300亩以上设施农业小区16个,建设2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小区17个。
2、桑蚕产业园区。全旗现有大叶桑种植面积12900亩,其中100亩以上的桑园42个。今年全旗新发展大叶桑3400亩,分布在6个乡镇,其中长胜镇1400亩,下洼镇500亩,丰收乡300亩,木头营子乡700亩,四道湾子镇400亩,新惠镇100亩,全部建成百亩桑园,新建桑园34个。
3、无公害蛋鸡养殖园区和养殖小区。以建设“塞外绿色无公害鲜蛋第一旗”为目标,以牛古吐乡、丰收乡、贝子府镇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国道305线周围无公害鲜蛋生产集中区,建设完善养鸡专业村63个,其中绿色无公害蛋鸡养殖小区10个。开工建设萨力巴小树梁绿色无公害高标准蛋鸡养殖园区,政府将给予园区“三通一平”、项目投入、贷款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饲养规模达到100万只,建成后将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蛋鸡养殖园区。引进农大3号小型节粮型和安卡红山地放养鸡品种,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生态链式养殖。
4、肉羊种羊繁育园区和标准化养羊小区。以中敖集团万只种羊场为核心场,以敖汉种羊场等为繁育场,建成全旗繁、育、推、用相结合的种羊繁育园区,发展自繁自育养羊大户和专业育肥羊大户60户,其中全年出栏育肥羊400只的大户30户,新建肉羊标准化示范专业村(小区)15个。
5、肉牛养殖小区。扩大饲养规模,制定全旗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打造科尔沁沙地南缘肉牛产业集中区和绿色无公害育肥牛生产基地。全年引进基础母牛1万头、育肥牛1万头,全年饲养量超过10万头。发展存栏万头以上的乡2个,存栏牛2000头的村5个,建设完善牛冷配站点55处,完成牛冷配2.2万头。建设完善肉牛养殖专业村(场)30个、育肥牛专业生产示范大户(场)50个。
6、生猪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小区。扩大生猪产业经营规模,打造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年出栏70万口,基础母猪存栏达到6万口,建成生猪标准化示范小区8处。以家乐都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长胜镇、下洼镇等乡镇为重点,抓好家乐都生态生猪繁育中心和长胜甸子万口生猪园区和30万口三元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
7、农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抓好新惠、四道湾子、长胜、下洼4个镇的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这4个园区有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个,占全旗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的85%,年实现销售19亿多元。2008年要重点抓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6个,其中:
(1)敖汉沙棘系列产品开发,属续建项目,总投资为197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
(2)敖汉缫丝厂,续建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
(3)天津中敖种羊场整体搬迁,总投资10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
(4)敖汉旗下洼大昌秸秆综合开发,总投资18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
(5)敖汉旗下洼生物质发电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5000万元;
(6)香港盛冠铭集团敖汉纤维板生产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
搞好专项推进,强化服务和农技推广工作
一是建立有效的效能监察机制。2008年,旗政府继续对设施农业、桑蚕、肉羊、肉牛、蛋鸡、生猪等工程实施专项推进。旗政府与各乡镇苏木就有关经济指标签定了责任状。旗政府下达了农牧业经济工作指标,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旗里要定期调度,重点督查,每季度进行通报,年终进行分类排队,严格兑现奖惩。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不得参与农牧业经济综合奖评。
二是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坚持农牧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的地位不改变,鼓励多元化投资方式。要引导农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涉农项目投入,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解决借款难问题,引导工商企业向农牧业投入、以工促农,加大旗乡两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旗信用联社要继续加大对“三农”贷款支持力度旗农行要找准切入点,加强对农牧业经济支持工作。
2008年全旗设施农业建设计划总投资12300万元,其中贷款7000万元,政府扶持2300万元,群众自筹3000万元。到3月末已投入资金1800万元,其中发放贷款1000万元,财政无偿投入300万元,群众自筹500万元。在投入方式上,采取企业和农户为主体,政府为引导,金融为支撑,其他为补充的原则。每集中连片建设200亩以上(折标准棚150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小区,每栋标准温室室内面积330平方米,旗财政无偿补助2000元,每集中连片建设300亩以上(折标准棚270个)塑料拱棚小区,每栋标准拱棚棚内面积600平方米,旗财政无偿补助1000元;金融部门为农户解决建棚部分贷款,按每栋标准日光温室提供贷款10000元,每栋标准拱棚借给贷款3000元,并全额贴息1年。
三是建立有效的科技服务机制。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搞好科技培训,年内开展集中送科技下乡活动4次,集中培训800次,培训农牧民15万人次。突出示范园区作用,大力推广青贮养畜、舍饲圈养、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等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科技推广的针对性、实效性,巩固、完善、建立科技示范园32处。充分发挥和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各类协会30个以上、科技示范户1500个、各类科技带头人1000人。引进新技术30项、新品种100个、新产品40个以上。认真做好畜禽防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100%,免疫标识佩带率100% ,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今年以来,农牧业系统举办测土施肥、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等科技培训班225期,培训农民5.2万人次。并选派科技特派员66人,对全旗养殖重点村(小区)进行入村入户指导,举办各类畜牧生产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发放标准化养殖手册3万余份,设立畜牧业技术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农牧民的技术咨询。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内蒙古赤峰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