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家每户的小地块,难以展开更多的机械化作业。同时,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趋势,也为农村的规模化经营打开了广阔空间。肥城市王瓜店镇穆庄村农机大户王克东,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以土地流转承包的形式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探索一:从饭店经理到种植大户
提起王克东,王瓜店镇穆庄村的一些村民无不称赞: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经营、善抓机遇的新型农民。王克东的创业史起初与种地不沾边,他从1994年开始经营餐饮业,当起了饭店老板,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手里有了钱,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出身于农村的王克东,又围绕农村发展需求寻找商机。当他看到王瓜店镇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新农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地块小,不连片,不适应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同时,家家种粮、户户养“机”,机械利用率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农机作业经济效益降低,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土地经营效益下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村民收入。
面对农村新情况,王克东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进厂的农民种地工作不再两头挂。于是,他决定加大投入购置农业机械,把村里农民不愿种的土地承包下来,统一经营,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他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反对。在经过努力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初,他顺利与297户村民签订了5年的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合同,共租地500亩,每亩每年支付给原承包户600元租金,并于合同签订后立即支付了第一年的租金,给流转租地的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点评: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农村发展改革的方向选择。王克东在尊重群众对承包土地自愿出租流转的基础上,进行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了每家农户地块小,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难题,不但使新的耕作及种植技术得以推广,也使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得以体现。
探索二:机械化助推土地流转双赢
在王瓜店镇穆庄村,租种其他农户土地比较容易,因为村里企业用人多,种地效益又低,很多农户对种地并不上心。王克东对记者说,自己以前开饭店时也不种地,所以在穆庄村进行土地流转经营得到了很多农户的支持。出租承包地的村民王迎对记者说:“只要有工打,肯定比种地收益高很多。再说,地少种起来也麻烦,种子、农药、管理样样不能少。地少成本也高,购买的化肥、农药用不完,也就浪费了。所以自己不种,捞个租地钱也很合算。”但是,作为几百亩地的规模种植大户来说,没有足够的机械是难以实现的。在得知王克东与群众成功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后,市农机局和镇农机管理站的人员及时赶到他的家,向他宣传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种粮补贴政策,他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等10台(套)农业机械。各种机械有了,但经营饭店出身的王克东并不懂各种耕作技术,市农机局带着他到省、市请教农业专家,到先进地区学习耕种经验,后来他将自己的500亩承包地当作示范田,在全镇率先实行了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并为各级、各部门提供观摩20多场次。今年“三夏”过后,他又购置了2台玉米直播机,实行了玉米机械贴茬直播。王克东综合应用各种农业、农机新技术,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路子,实现了粮食丰产丰收,去年秋季,玉米亩产达到650公斤,总产达到32.5万公斤。今年麦季,小麦亩产超过550公斤,总产达到27.5万公斤。每亩纯收入580元,总收入达到29万元。
点评: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合理流转,有利于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取新的种植方法;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探索三:从“农场”创业到多元经营
农户承包土地的合理流转,让王克东实现了“农场”化创业梦。同时,通过一年多的经营,也让王克东尝到了规模种植的甜头。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王克东在农机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充分论证,于今年7月份联合6个农机大户成立了肥城市穆庄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在王克东的带领下,该合作社6个农机大户立足自身拥有农业机械的优势,将自己现有的农机设备进行入股,实行规模化经营。目前,该社拥有大型拖拉机8台,背负式小麦收获机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台,玉米直播机2台,重型翻转深耕犁2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3台(套),固定资产达150万元,规模经营的土地已达600多亩。年向国家出售粮食700多吨。同时,他还利用各种农业机械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增加了收益。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王克东高兴地说:“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俺的实践符合中央精神,俺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经营规模达到3000多亩。同时,继续加大农机投入,计划再投资30多万元,购置麦草回收机、玉米秸秆青贮机等农机具10台套。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发展养殖业,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点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资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王克东的积极探索,给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山东省泰安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