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支农政策落实

昌吉州昌吉市构建长效机制破解农企矛盾

发布时间:2008/09/01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每年 7月是农民交售农产品的旺季,以往每到这个时候,农企之间因为价格、质量引发的纠纷不断。如今这种情况在昌吉市少多了。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和4个合作社签订了农产品供应合同,现在农民的原料都通过具有法人资格的产业化公司向企业销售,同时由质量监督部门参与农产品质量等级鉴定,农民和企业都省心了。

    昌吉市是昌吉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日前昌吉市有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带动85%以上的农作物实现了订单种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企之间因产品价格、质量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农企之间的矛盾,确保农业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昌吉市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为减少一家一户农民和企业签订合同带来的弊端,该市先后在5个乡镇成立了由农民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产业化公司,乡镇、村缉以集体土地入股,代表农民和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并就农产品价格、付款方式、服务费用、付款时间等与企业协商;为解决农民缺乏种植信息等问题,该市通过打造12582平台、在农村推广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扩展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并先后建立了产前农企信息发布会、合同订购洽谈会制度,请龙头企业给农民发布最新种植信息及农产品价格、等级标准等,使农民对种啥挣钱心中有数;为化解因产品等级引发的矛盾,该市组织质量监督部门参与农产品的质量鉴定,监督企业收购工作,避免了因企业单方面鉴定引发的矛盾;每年收购前召开农产品交售协调会,对各乡,镇的农作物种植按照早、中、晚三个生长期分配,做到均衡上市,拉长了企业的生产周期,并对交售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农产品交售有序进行,避免了交售拥堵和由之造成的浪费。

    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地破解了多年来农企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利益。7月21日,该市榆树沟镇曙光村村民糟为财提起和龙头企业的关系,高兴地说,以前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时候,遇到麻烦比较多,现在不会为交售农产品发愁了,每年除了农产品销售收入,还能从公司分到一些红利。今年他种了由企业推荐的新品种——美国亨氏番茄,从目前长势看产量比去年增加不少,收入5万元没有问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新疆昌吉州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