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支农政策落实

信阳市发挥科技优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08/07/16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适宜多种亚热带和暖温带动植物的生长繁衍,主要农产品水稻、油菜、红黄麻、板栗、银杏、茶叶、水产品年产量均居河南之首。有利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林牧产品资源,及其适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信阳市把科技兴农发展特色农业作为重要支撑点,一手抓农业科技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科学规划。把发展特色农业纳入《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信阳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重点发展信阳特色的南湾鱼、华英鸭、淮南猪、固始鸡、青虾等产品的规模化养殖;围绕茶叶、板栗等优势产业,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工艺与设备、标准体系和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科学的规划为信阳市特色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是实施科技项目,提升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近年来,围绕特色农业实施了“茶树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南湾渔产业化养殖规范”、“淡水水产品高产养殖技术”、“樱桃谷鸭标准化养殖”、“科技富民强县”等一批科研项目,并进行成果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500万元。

三是研发、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做大做强茶产业。近年来,围绕茶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新品种引进,信阳市先后组织申报、承担了国家、省级以上项目10 多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原产地信阳毛尖茶区域化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国家重点星火计划“优质名茶加工技术开发”、“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信阳毛尖优质生态示范茶园及清洁化化示范茶厂现代农业建设”等项目为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组织承担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茶树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精选出适合信阳地区栽培的茶树品种12个。2007年,依托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了“信阳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有千亩茶叶科技示范园,使信阳市茶叶种植、生产、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茶产业产值由2005年的8.44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20亿元。

四是依托龙头企业科研优势,拉长特色农业链条,为农民增收服务。信阳市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科技研发,充分利用、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潢川县充分利用华英集团的“河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模、资金、技术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围绕樱桃谷鸭等特色农业,先后实施了“樱桃谷鸭标准化养殖”,“樱桃谷鸭红斑淤血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优化养殖等50多项新技术,使企业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升,增强了企业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对组织基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樱桃谷鸭标准化养殖,不仅使基地10万农民掌握了新技术,而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仅养鸭一项,使农户年均增收达 3000多元。华英集团年鸭加工能力达到7000万只,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鸭王,并进入全省百强企业行列,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五是建设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好特色农业基地,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重点建设优质水稻、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茶叶、 花木、板栗、银杏、中药材、花生、烟叶、山野菜、紫云英、速生杨、杞柳等种植业基地。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累计建成科技示范园区50个,实施推广转化的新成果、新品种100多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河南省信阳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