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自201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在我国快速发展。众创空间代表着合作共赢的共享经济理念,通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方式,实现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积聚和共享,有效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极大地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众创空间是针对早期创业的重要服务载体,面向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作为一种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众创空间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有效助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当前,我国众创空间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地涌现了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典型。目前全国共有4200余家众创空间,与3200余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余家的企业加速器共同形成接递有序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2016年当年共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促进众创空间发展,有关部门加快出台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示范引领,引导和推进众创空间的标准与规范建设。
第一,加大众创空间的政策扶持力度。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号),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创新政策工具,挖掘已有政策潜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形成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明确提出各地要在税收以及办公用房、网络等软硬件设施上予以支持。2015年9月,科技部印发《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明确要求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条件的地方要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接入、公共软硬件、教育培训、导师服务、创业活动等费用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第二,加强示范引导,树立发展典型。科技部对全国的众创空间采取备案管理,对通过备案的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各地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动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并鼓励对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医药卫生、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领域先行先试。2016年7月,科技部备案了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先期示范,对模式新颖、绩效突出的众创空间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
第三,促进众创空间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科技部出台众创空间建设的标准与规范,不断提高众创空间的专业化服务水平。2016年7月,科技部印发了《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内涵特征、备案标准、工作流程、建设条件和建设方向等。2017年9月,科技部发布了《众创空间服务规范(试行)》和《众创空间(联合办公)服务标准》,两个文件的发布有利于形成众创空间的标准服务流程与多维服务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创新创业者。
众创空间的发展,在资源开放共享、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转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拉动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创新创业。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主体是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这些建设主体往往具有很强的产业链、平台等资源优势,不断为孵化项目提供技术平台、制造设备、销售渠道等资源,可以直接或联合有关基金为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有效拉动民间资本投身创新创业。2016年,众创空间共帮助15万个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资,总金额约5396亿元人民币,其中众创空间自身投资创业企业约788亿元人民币。另外,众创空间还帮助22万家在孵企业获得27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资助。
第二,支持差异化和精准化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发展。以专业化众创空间为依托的创新项目,大多是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型创新创业,其差异化特色更为明显,市场定位更为精确,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即使创新项目不成功,也由于技术型创业容易形成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沉淀,从而有利于下次创业的成功开展。
第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龙头骨干企业等依托自身的空间、创新资源和其他产业链服务资源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不但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为企业的发展培育了新动力,使企业再次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专业化众创空间为载体,开放科研资源、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快了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当然,众创空间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发展的同质化程度高、盈利模式不清晰、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强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引导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推动各地众创空间向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育经济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