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活跃,正在从交通出行、住房共享等先发领域逐渐向生产制造共享、知识技能共享、劳务共享、科研资源共享等更广阔的范围拓展。
知识技能共享。一方面,我国在知识技能共享领域已经培育了包括在线问答、网络直播、在线健康咨询、在线教育、创意众包等在内的众多新兴业态。2017年我国知识技能共享领域市场交易额达1382亿元,同比增长126%,消费者人数达3亿人。另一方面,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体系的不断优化,创意众包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创意设计共享领域注册用户超过1600万,服务商超过1300万家,雇主遍布超过25个国家与地区。
一、生产能力共享。生产能力共享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生产领域相关分散资源进行整合、开放与对接,既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又帮助创业者、小微企业实现轻资产的发展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物流共享平台基于网络平台向货运供需双方提供对接服务,解决了运力供需匹配、车辆空驶回程等突出问题,广受货运市场的欢迎。2017年,生产能力共享领域交易额达4120亿元。
二、科研仪器共享。科研仪器共享主要表现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向社会共享其科研仪器、实验能力的使用权,通过将资源进行开放共享,降低设备闲置率和维护成本,同时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创新需求,减小企业研发负担。例如,仅上海地区目前就有780家高校、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将总价值超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和超过20万项的检测检验服务进行共享。
三、汽车共享。我国汽车共享领域相继涌现出网约车、顺风车、分时租赁、P2P租车等典型业态,已经形成了商业模式齐全、出行选择多样的行业生态。2017年我国汽车共享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用户规模超4亿人,日均订单数量超过2000万。其中,网约车平台吸引了超过1500万辆私家车加入,超过90%的私家车主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等闲暇时间参与共享,为用户提供快车、专车、拼车等多种出行服务,增加了出行服务市场的供给弹性。
四、劳务共享。我国劳务资源共享发展起步早、渗透广,在家政、快递、代驾、私厨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以及推销、劳务外包等生产经营活动领域均有大规模的应用。以到家服务为例,目前主要涉及的服务类型包括家居保洁、洗衣护理、保姆月嫂、家庭维修、健康美业、搬家运输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预约相关服务提供主体,极大便利了家庭生活。此外,很多到家服务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大力发展社区互助模式,鼓励社区内具有相关服务能力的居民就近提供服务,既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又增进了邻里关系。
五、单车共享。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长期存在着交通接驳盲区的问题,缺少合适的通勤工具解决地铁、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与部分小区、写字楼之间1至3公里的接驳需求。共享单车采用随停随走、用户自主决定路线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短距离出行问题,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获得了爆发式增长。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规模超过2300万辆、覆盖城市超过300个,注册用户超过4亿人次,日订单5000万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