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防结合,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健全机制”的思路,深入开展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巩固成效,扩大战果,确保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供应安全平稳,为维护国家油气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一、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切实解决涉油涉气问题
1、各地要坚持对涉油涉气违法犯罪活动“露头就打”,将打击整治工作日常化、经常化,尤其要建立和落实快速反应、巡查堵控、线索核查等工作制度和机制。
2、各地要坚持“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实时组织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区域性、专题性的集中行动。5月至8月,部际联席会议部署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开展“灭鼠行动”,严厉打击打孔盗油气、开井盗油气、非法炼油、非法贩运、侵权勘采等违法犯罪活动。
3、各级联席会议要逐级确定一批涉油气问题及重点地区予以挂牌督办,并将本级2011年挂牌督办事项报部际联席会议备案。
4、部际联席会议组织核查重大涉油气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对情况属实的督促严查严处。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区、市)每季度开展一次为期10天的路查路检专项行动,集中查处非法贩运油品的行为,并循线彻查案情、深挖犯罪,严打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等涉油违法犯罪活动。
5、部际联席会议部署于6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油气安全检查月”活动,全面查改隐患、堵塞漏洞。
二、进一步加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宣贯力度,强化重点管道工程安全保护工作
6、按照“主责明确,部门联动,企地协作”的要求,以“防打孔、防破坏、防事故、防纠纷、防恐怖”为目标,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和中俄、中亚、中哈、中缅等输油气管道为重点,建立完善管道保护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推进落实《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7、进一步明确管道保护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石油管道企业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落实工程交叉相遇关系协调、管道巡检巡护、防范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处、防范恐怖破坏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制度和机制。
8、大力推行输油气管道风险等级管理办法,完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等措施和要求,加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看护巡守。制定完善预案,开展实战演练,强化情报预警和应对处置等机制建设,提高涉油气反恐能力和水平。部际联席会议适时分别召开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和跨国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协调会,加强企地对接,部署加强相关工作。
9、坚持源头治理,加强西气东输二线、中缅管道等重大新建、在建管道项目的安全保护工作,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保障管道安全质量,确保施工建设顺利安全,杜绝预埋盗油气孔阀问题,杜绝使用不合格管道材料,杜绝使用未经许可的无证产品,尤其要按照与管道建设“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同使用”的要求,加强管道保护设施建设。
10、加强对输油气管道周边沿线出租房、闲置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和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清理行动,排查管控涉油气违法犯罪可疑人员,发现查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利用出租房屋挖地道、埋管线的打孔盗油气活动。
11、各级联席会议和石油管道企业要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专题培训。10月,部际联席会议在《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之际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
三、进一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12、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开展调研论证,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
13、各地要深入开展“平安油区”创建活动,总结成功经验,规范有效做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认真落实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各项措施和要求。
14、各地按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油气安全保护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加强企地协作、部门协作、区域协作,建立落实“企地结合,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机制和防范网络,大力推进涉油气治安防范体系建设。
15、油气田和输油气管道企业要严格落实管道安全保护主体责任,将安全保护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和员工“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完善防范设施,加强日常巡护、巡查、巡检,有效防止各类违法犯罪案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密防范恐怖破坏活动。
16、各地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按照《财政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石油天然气和“三电”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费用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10]291号)的要求,落实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部门预算经费和油气企业群防群治经费安排使用到位。
17、各地和油气、输油气管道企业坚持典型引路,深入发现、精心培育、大力推广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中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和督促力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
18、各级联席会议要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或计划、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并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协调调度,严格考核奖惩,狠抓工作落实。
19、按照“油区扩展到哪里,管道延伸到哪里,联席会议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建立县级以上联席会议。充分利用联席会议这一机制和平台,健全落实工作例会、请示报告等制度,加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密切企地协作、区域协作,尤其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一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逐一落实责任地区、部门、单位和人员,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严格依法办事。
20、2011年年底前后,各级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年度检查考核。对有关任务、要求未落实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问题严重的要提请综治部门实行“一票否决”。
21、部际联席会议加强组织策划,做好各项准备,于2011年年底前后开展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10周年集中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