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地方节能实践

湖南:突出重点领域 多措并举推进能耗“双控”

发布时间:2020/06/27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强省”作为“五个强省”战略目标之一,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能耗“双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狠抓各项节能措施落实,全省节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

  为改善湖南省一直以来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优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能效提升。从产业结构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比2015年降低约4个百分点。全面完成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支持株冶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转型升级。2016年以来,共淘汰煤炭落后产能2000万吨以上、钢铁产能50万吨。从能源结构来看,加快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到2019年全省煤炭消费比重较2015年下降2.4个百分点。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50.2万千瓦,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超过17%,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从能效提升来看,“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累计下降18.4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显著降低,吨钢综合能耗、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吨水泥综合能耗等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均有大幅下降。

  二、以绿色发展为统领,重点领域节能工作亮点纷呈

  湖南省认真落实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以绿色发展为统领,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工业领域。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先后获批国家绿色工厂48家、绿色园区4家、绿色设计产品13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22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支持。二是建筑领域。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成功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6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9家,全省绿色建筑面积6740万平方米,中心城市绿色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达26%。民用建筑节能率由50%提升到65%,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三是交通领域。全省共有新能源公交车25205辆,占比78.8%,长沙、株洲成功创建国家级公交都市示范城市,长沙、岳阳、怀化成功获批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全国首艘LNG动力客船即将投入运营,岳阳港“绿色循环低碳”试点港口已通过国家验收,实现节能量4999.52吨标煤。四是公共机构领域。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全面铺开,全省成功创建43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4家能效“领跑者”单位。全省3万余家公共机构实现能耗数据网上直报。到2018年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158.62千克标煤/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6.74千克标煤/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三、以目标为导向,“双控”机制不断完善

  自“十三五”开展能耗“双控”工作以来,湖南省进一步强化统筹,压实责任,以目标为导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抓源头。全面启动区域节能评估审查工作,落实重点行业单独节能审查制度,共有109个项目通过评审,节约标准煤7.61万吨。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开工前置,对12个能评未批先建项目进行集中约谈和整改,对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不佳的市州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有效提升了项目节能审查开工前置约束性。二是强监管。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确定345家单位纳入行动名单,分类实施能耗填报、能耗“双控”考核等工作。联合工信部门对有色、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近千家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对部门存在问题的市州和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并进行约谈。同时,大力推进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通过构建“互联网+节能”模式,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效水平。三是重创新。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若干措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湖南省节能技术产品和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现场推广活动。制定《湖南省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调研摸底97家节能服务机构,对50家用能单位开展节能义务诊断,推动多家公共机构开展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