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价格主管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十四
发挥价格职能作用 解决“三农”热点问题
四川省南部县物价局
(2006年6月)
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农民群众获得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渠道很窄,信息掌握少;二是农村市场价格秩序不规范,价格管理力量薄弱;三是农业种植养殖风险较大、收益不稳定;四是农民看病吃药、子女上学负担仍然较重。解决上述问题,为“三农”服务是价格主管部门应尽的职责。近年来,我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打开新思路、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针对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积极搭建价格信息的交流平台,切实加大涉农价格收费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价格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积极搭建农副产品价格的信息平台,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
南部县地处浅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副产品销售困难。我局紧紧围绕“为农服务、助农解困、促农增收”这个目标,从构建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平台入手,组建了农产品价格信息传递和交流机构,设立15个农副产品价格采集点,收集、整理和发布30多种具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的价格信息。为及时发布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价格动态,我局专门建立了南部县价格信息网,将收集、整理、加工、分析、预测、编排后的国内主要城市和地方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及时在《南部邮政信息报》、《南部物价》、互联网、党政网以及南部电视台发布。同时,为保证发布和交流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数据真实、准确,我局还实行了信息发布责任制度和错误责任追究制度。上述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及时了解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掌握农副产品市场走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种养成本低、利润高的农副产品。水音乡梨花村、老鸦镇流杯桥村、永定镇王家坝村等不少村庄,以前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缺少价格信息,每年水果尚未成熟,就盲目低价卖给果贩,每公斤少卖0.5-1.00元。后来他们随时通过《南部价格信息网》,了解最新市场情况,销售价格相当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许多果农高兴地说:“有了价格信息栏,农副产品赚现钱”。火烽乡农民吴永玉做黄豆生意多年,去年他从《南部价格信息网》和《南部物价》简报上了解到苍溪、旺苍的黄豆价格比南部低0.16-0.20元/公斤,便从苍溪、旺苍购进黄豆后,在南部县销售,一年就净赚了两万多元。
二、切实加大涉农价格收费的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的价格秩序
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和收费问题,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价格秩序。一是组建价格监督网络。2003年,县物价局成立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在13个区设立价格监督分站,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站长;在84个乡镇设立价格监督小组,由乡镇人大主席任组长;还在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退休老同志中聘请232名政治素质高,热心价格事业的价格义务监督员,建立了三级农村价格监督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层层安排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了价格疑虑有处问,违规收费有人管。即使是在最基层发生的价格、收费问题和矛盾,当天局领导就能知道。各区价格监督分站站长把人大赋予的监督、评议职能和物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物价工作,深受社会群众的好评。为提高基层价格监督分站人员价格政策法律意识和工作业务水平,我局还挤出3万元资金对他们进行了三期业务培训,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工作成效非常显著。
二是实施价格阳光工程。为彻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群众了解信息滞后,不清楚涉农价格、收费的具体项目和标准的问题,我们切实加强了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工作。在形式、内容、范围上狠下工夫,构建立体涉农价格收费公示网络,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原原本本交给群众。在公示形式上,采取在县城繁华地段建立灯箱公示栏发布价格政策信息,在党政网、互联网上定期公示涉农价格收费政策,在南部电视台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价格问题向群众作好宣传、解释,在各收费单位设置宣传栏公示本部门收费项目和标准。在公示内容上,将农村国土、殡葬、畜牧、农电、农业用水等涉农价格收费全部纳入公示范围,并将收费项目的批准机关、收费对象、收费单位、举报电话、受理单位和处理承诺等内容一起公示。在公示范围上,做到三个100%,即:100%的村有公示栏、100%的农户有明白卡、100%的收费现场有公示牌。为巩固涉农收费公示成果,我们以县政府名义统一印制了35万份《涉农收费明白卡》,分送和发放到全县每家农户。2004年8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县望月村视察时,指着《涉农收费明白卡》连声说:这个好!党中央的政策能够在基层落实,我们在北京就放心了!事实证明,我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既有效地规范了农村价格和收费行为,又极大地了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反映“有了公示牌,就明白了该缴哪些费、该缴多少钱,干部再也不能笼笼统统收钱,农民也不用稀里糊涂交费了”。
三是开展价格整顿行动。良好的价格环境是吸引投资、扩大消费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主要针对农资价格、粮食和棉花收购价格执行情况,以及水、电、医疗、教育收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价格问题的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用不起电等问题。桐坪乡卫生院门诊药品乱加价,价格监督小组接到群众投诉后,及时反映给局里,我局立即派出行政执法人员驻乡检查,纠正了价格违法行为,并给予了警告处分。河东镇小学去年秋季开学,违规收取每个学生25元补课费,县物价局和河东镇价格监督小组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开展检查,在第一时间内全部进行了清退,受到群众拥护。
三、充分发挥价格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
充分发挥价格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我局为服务“三农”而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我县出台了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在网上发布了农副产品价格信息,让外界更好的了解南部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南部带来了许多商机。上海、浙江、江苏等外地客商主动来电、来函洽谈订购我县的农副产品。伏虎长林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上信息了解到南部猪肉价格较低,把南部作为他们公司购销生猪的基地,后来还把公司迁到了南部。由于我们研究、制定并落实了各种支农惠农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减免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也由于我们积极运用价格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许多有志之士和回乡青年纷纷到乡村承包荒山、水库、林地创业,发展种养业、加工业和“农家乐”旅游等项目。大河镇回乡青年李晓君投资238万元创办的南部县川辣王调味品有限公司,对海椒进行综合加工,生产“川辣王”牌系列调味品,带动了邻近的石泉、永庆、宏观等乡镇6000余亩土地成为了商品海椒的种植基地,为47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据统计,像他这样的业主全县已有330多个,总投资870多万元,对南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价格主管部门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价格服务方式,不懈努力,大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