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价格服务新农村会议 > 价格服务新农村

认清市情 找准抓手 发挥长处 服务三农

发布时间:2006/07/05
来源:
[ 打印 ]

全国价格主管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十三


认清市情 找准抓手
发挥长处 服务三农

四川省成都市物价局
(2006年6月)

  我市是四川省省会,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2004年全市总人口105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8万人;全市生产总值2185.7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7:46.8:45.5,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明显,服务“三农”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整体部署,从找准价格部门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入手,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消除工作中的畏难情绪,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已放开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将清费、治乱、减负同构建价格服务平台、引导农民增收减负相结合,完善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和服务网络,做到“价格政策进农村、价格服务进农村、价格监管进农村”,为价格部门服务“三农”搭建了平台,找到了抓手。
  一、发挥价格职能优势,在“少取”上下功夫
  首先,针对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我们对化肥生产企业派驻价格监督员,同时创造性地实施了化肥“一县一价”政策;积极探索化肥淡储旺供办法,每年从价调基金中安排约200万元用于化肥储备,在2005年春播前将第一批8200吨尿素,按低于市场价100元/吨的价格分配到全市502个贫困村,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加强杂交水稻种子价格监管,制定和公布了全市杂交水稻种子最高零售价格,并对种子价格放开后的监管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出台了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监管调控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后正式下发执行,有效遏止住了种子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目前,全市杂交水稻种子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其次,加大清理规范涉农收费的力度。在认真落实有关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减免收费的政策规定,不断完善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度的基础上,对工商、卫生、劳动、教育、民政、建设、规划、计划生育等部门涉及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再就业、婚姻登记、建房收费项目(标准)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审核,对再就业涉及农民行政性收费及职业介绍100项收费项目实行了减免,并先后开展了涉及教育、医疗、药品、化肥、农机等价格、收费的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50余起,查处金额280余万元,退还农民234万元。第三,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药价高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建设,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药品实行统一配送,从而使药品价格降低了15%左右,年减少农民负担约6000万元。同时,在两年前涉农价费公示全面普及到村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会同市财政安排了15万元专项资金,统一制作了全市农村药品价格公示牌3400个,免费发放到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了公示内容,明确要求公示品种不少于50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药价高、药价乱现象,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用好价格调节基金,在“多予”上做文章
  价格调节基金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经济手段,合理使用价调基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是价格部门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近三年来,我市运用价调基金约2亿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和扶持无公害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生猪基地、畜禽基地、水产基地、茶叶基地等项目140个,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各区(市)县也根据各自特点,积极突出价调基金资金的“放大”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如双流县物价局以用好用活价格调控基金为着力点,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四抓四促进”的工作措施,即抓主动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抓配套服务,促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服务,促进农户持续增收;抓生活服务,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搞好价格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信息掌握不充分常常是广大农民生产销售活动盲目、无序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把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最新、最实用的农资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当作价格主管部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畅通信息渠道、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今年2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工作的意见,要求19个区(市)县对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用柴油等实行定人、定点、定品种监测,实行日报和周报制度;同时加强了对粮食、蔬菜、水果、生猪、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价格监测力度。我们将监测信息及时通过局价格信息网“三农之窗”向社会发布,供广大农民在安排农业生产经营时参考,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有效性。新津县、邛崃市、双流县等基层物价局还创办了《三农与价格》、《农村·价格·服务》等刊物,免费赠送给农民,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是新形势下价格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今后,我们将以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为己任,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价格主管部门应有的贡献。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