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对发展丹江口市“宜旅”城市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03/01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丹江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奋力开创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发展新局面,明确提出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五化统领突出五个地位’”加快四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新的一年丹江口市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首次提出旅游品牌化统领突出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加快环库旅游核心区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为发展宜旅城市绘制了蓝图。

 丹江口市向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而著称。在地理位置上,我市处于三阳(郧阳、襄阳、南阳)腹地,向有鄂西北门户之称,是华中平原连接鄂西北山区乃至祖国大西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的聚集奠定了基础;在旅游资源的分布上,既拥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又有历史悠久的古均州八大景,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既有中国民间故事村伍家沟,又有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文化灿烂曲径通幽;既有以举世瞩目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为代表的名山胜地,又有以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著称的丹江口水库,名山秀水集于一市;既有显示古代文明的沧浪之水,又有展示现代文明的调水之都,古今文明汇集丹江;在旅游开发上,随着近年来宣传造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山、一水已逐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成为全市全省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我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意义重大,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世界遗产名山秀水等旅游项目不断升温,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为增加,逐渐成为带动全市社会服务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并坚持打好实施生态旅游战略这张,打出花样、打出特色、打出实效,实现生态旅游型城市目标指日可待。

但从全市经济发展的总量来看,目前旅游业所占比重还很小,龙头作用还不够强,旅游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差距明显,旅游活市的目标还远未达到。冷静分析其中原由,应该有以下主要表现:第一,宣传推介不足,知名度还不够高。不仅在国外、省外,即使在市外、省内,知晓武当者众、而了解丹江口者寡,甚至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尚未把丹江口市与武当山对上号,旅游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资源优势的层面上;第二,经营旅游还未完全到位,开发利用档次不高,难与其它旅游风景区相抗衡;第三,特色发挥尚不明显,独特的丹江优势发挥不足。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布局、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更多地是重复他人,缺乏特色,吃住行没有特色,观光游览没有特色,旅游纪念品更无特色,多是假我之手、售人之货;第四,投入大、效益低。近年来,我市对发展旅游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旅游收入与实际投入和旅游大市的招牌难以相称。2012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虽然同比增长31%,达到了33.3亿元,但仍在全市第三产业总产出中占比甚微,很难体现出旅游型城市的规模效益和特色来。

因此,我市要真正实现宜旅城市目标,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择要论之,当前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强力整合旅游资源。与其他行业比,旅游更强调对资源的整合。目前,我市在旅游景点的推介上,既存在打游击战的现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措施;同时也存在鸡毛弹子挠痒的问题,力度不够、强度不够;而且还不利于线路的整体包装。因此,必须加强以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公共营销体系,将全市资源整体打包,集中推介,集中整合。

——准确定位旅游形象。从旅游定位来看,我市旅游定位还不太明确,无论是名山秀水中线源头库区风采,还是中国水都亚洲天池世界遗产,都过于笼统,游客无法从字面上感受到我市旅游的特色和要旨。在品牌战略上,前些年力推一山一水游,现在又提出城郊农家乐游,有点主题不明。因此必须准确定位旅游形象,突出丹江口特色,用特色打造丹江口旅游形象。

——在同构中创造旅游特色。我市旅游集富度虽在全国排位靠前,但独占性资源不多,与周边省市县有很大的同构性。如武当山与十堰市共享,甚至被周边的襄樊市、南阳市更多借用;水源区与郧县、郧西县及河南省淅川县共享,甚至河南省淅川县将此招牌打得更响。一山一水既是我市的重要旅游资源,但又非我市独享。如何在同构中走出特色、差异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当做大旅游产业的块头,通过经营业务覆盖全行业的大旅游集团,拉动本地旅游市场;或通过吸纳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此外,还应打造精品线路,抓好专项旅游产品的系列线路开发。

——全方位打造旅游氛围。我市旅游给人的感觉是,除了景点外,可去玩乐、去品尝美食的地方太少,特别是精品美食几乎没有,不利于二次消费的发掘。而相比之下外地社会旅游资源却开发得如火如荼。最具特色的远如上海命名10条专业特色街(美食街、古玩街、文化街)之后,继而评选十大休闲街,而后冠名推介,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如武汉市在这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有吉庆街(夜市)、江汉路(购物)、江滩(休闲)、户部巷(汉味早点)、汉正街(综合)等,凡到之人,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自发传播。与之相比,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加大培育力度,集中力量打出打响均州文化均州美食均州手工艺均州古玩均州风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全方位、立体式营造旅游氛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湖北省丹江口市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