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萧县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09/12/11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近年来,萧县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建设的投入力度,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萧县坚持以新城区推进、老城区改造为支撑点,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定位,突出抓好培育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改造等,先后投入4亿多元,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萧县以发展产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强力推进10个重点乡镇、30多个示范村的建设,使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萧县把着力点放在发展产业上,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发挥本地的区位优势,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发展,乡镇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吸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该县围绕新型资源、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优质食品加工业建设等,在靠近白土镇和临近徐州的地方大力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时,在全县规划建设了圣泉、孙圩孜、张庄寨、黄口、永堌等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200多家,这些乡镇的工业集中区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这些企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周边农村配套产业,带动吸纳了全县2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工人,全县6个建制乡镇全部规划建设了工业集中区和居住小区,2万多名农民成了工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萧县大力推进村村通公路、通自来水和户户通电话等工程。目前,全县257个行政村100%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或油路),乡镇实现了乡乡有客车营运的目标,农村公交开进了80%以上的行政村。近几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解决了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了许多村的通自来水问题。农村电话入户率达到85%以上,60%的行政村达到了信息村的要求。在公共服务上,通过配备远程教育设备、优化教育资源和大力建设标准化乡镇、村卫生所、示范村文化大院、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连锁超市、放心药店等工程,加快了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安徽省萧县发展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