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布时间:2009/11/16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太仓市“五大合作”改革情况

 

近年来,太仓市始终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推动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至2009年六月全市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累计已达到459个,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9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0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1个(含专业协会),投资性富民合作社27个,劳务合作社68个。全市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已达9.0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16%。

如今,太仓市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五种不同的形态。

一是社区股份合作社。目前有94家。主要是对“城中村”、撤村建居的村、城乡结合部的村和有一定集体资产的村进行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制改革。具体做法是,把经过审计确认的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实现“两权分离”:所有权明晰到户,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经营权由合作社进行资本运作。有的合作社还采取“配股”的方式,吸纳社员的现金投股。这种社区合作社最大的好处,是克服集体经济管理中的制度性缺陷,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和平调。在94个社区股份合作社中,享有股份的农户数为66527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3%,享有股份的社员人数为141516人,股份合作社经营性总资产为125639万元,净资产为95233万元

二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现有103个。就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农民把土地的经营权以股权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改变农户承包土地零星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状况。这是土地流转形式的一种创新。分配形式是收益保底,有的还盈利分红。土地合作社最大的好处,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保证流出土地农民的收入长期稳定。在109个土地股份合作社中,入社农户14914户,入股土地面积96015亩,2008年经营总收入8032万元,用于股金分红7858.9万元,平均每亩(股)每年分红830元。

三是专业生产合作社。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61个(含农民协会)。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达到15121人,2009年上半年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额4.47亿元,出口农产品总值达到2660万元,合作社盈利3975万元;合作社的16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以上认证,拥有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3家,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进行了工商登记,带动农户13488户。

四是“富民”合作社。这是投资性的合作社。近年来太仓工业发展很快,外地农民工大量涌入,居住散乱,引起严重私搭乱建;另一方面,一部分失地农民和下岗人员就业困难。于是政府引导以股份合作形式,吸纳民间资本,按规划统一建造标准厂房或“打工楼”出租,年终合作社用租金按股分红。目前,已成立了27个投资性富民合作社,入社农户1084户,投资总额23579万元,已建成标准型厂房、外来人员集宿房31.21万平方米,年收益超过1671万元,股金投资回报率平均10.6%。像东林村有一个富民合作社,以村集体出资为主,吸引入社农户43户,建造标准厂房出租。2008年社员获得的红利率达到12%,户均增收4500元左右。

五是劳务合作社。为了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大龄农民的就业问题,引导农民组成劳务合作社。全市已成立河道保洁、绿化养护、大企业辅工等方面的劳务合作社68家,入社农民3500余人。东林村47组顾利菊,加入合作社前,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只有640元,生活贫困。加入合作社后,顾利菊夫妇经培训进了东林村劳务合作社园林绿化组,每月能领取1700多元工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2008年全市57家劳务合作社年收益总额为3359.4万元,合作社可分配总额为2831.96万元,平均每个社员年劳务收入在一万元左右,农村劳务合作已经初步显现出积极的成效。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太仓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