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提升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应该说,关于粮食数量安全和食品品质安全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所做的努力已经很大、力度很到位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还经常觉得有些隐忧,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上还时常有问题出现?主要问题是,整体的农业、食品产业链的稳定性、协调性还不够。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是,以企业为主题,把食品所涵盖的全产业链打通,形成有规模、有信誉、有技术、有品牌的全产业链集团,做到上下游协调参与,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产业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执行、落实国家的政策,保障食品安全。
一、“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的内涵
“全产业链”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全产业链。
农业、食品行业的特点,一是涉及中国最广大的消费者、最广大的农民,涉及行业中的众多经营者,各方利益需要统筹考虑。比如,粮价太低,影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粮价太高,又影响CPI、影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农业、粮食、食品上下游的联动错综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与价格的大起大落,如何保持市场稳定需要统筹考虑。三是农产品、食品的品质受植物病虫害及治理、动物防疫、储藏条件、运输条件、加工工艺、包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造成食品安全出问题。
从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来的经验看,打通农业、食品产业链也是农业产业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从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看,“全产业链”模式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全产业链”的下游在销售、信息方面为上有提供支持,上游在供应的成本、效率、品质方面为下游提供保障。这种上下游贯通的优势是单个环节上的企业难以具备的。同时,相关产业链的采购、物流、销售等环节相互协同发挥协同优势,这种协同优势也是单个链条、单个环节上的企业难以具备的。“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凭借这种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整体优势,可以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终端出口,统领农业、食品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或其他企业,从而形成对多条产业链的全程控制;进而,通过收购兼并推动行业整合,优胜劣汰,进一步强化控制力,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全产业链”模式刺激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促使价格趋于稳定和理性化
“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处于最末端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与养殖环节,进而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流通与加工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提高农民种植与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品种的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总量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矛盾,使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和理性化。
以中粮为例。中粮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的番茄种植和加工,从种植环节起就引入了良种、机械、土壤处理、收割方式的改进等,使单产、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目前中粮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番茄加工企业。
三、“全产业链”模式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加工及养殖环节的效率和效益
“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规模化的收购、储运,规模化的养殖、加工;通过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特别是,对资金需求大、耗时长、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大型研发与技改项目,进行大规模投入,使得农产品的使用更有效率,更科学,减少浪费。
以养殖业为例。由于我国粮食增产幅度和潜力跟不上消费增长,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但这并非口粮所致,而是饲料引起的。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等蛋白类的食物在饮食中的比例将大大增加,近5年来,肉、蛋、奶的平均增长分别达到10.7%、4.6%和23.9%。目前我国约有1亿吨玉米用作饲料,进口的3700多万吨大豆除去20%变成食用油,其余80%变成豆粕也作为饲料。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程度低,生产同样一公斤肉需要较多的饲料。以猪肉为例,我国料肉比平均在3.5左右,而美国约为3,这样,我们在养殖环节就高出17%左右的饲料。
四、“全产业链”模式提高食品的可追溯性
保障食品安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可存在于整个食品链条中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行业都受重创。因为产业链分割严重、小企业多,食品质量可追溯性很难做到。这些问题,短期靠监管,长期应该有可信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全产业链上带头执行和提升标准。
首先,全产业链将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内部化,上下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的利益促使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关注终端的食品安全,并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自觉的管理和协调,实施全程品质控制,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性。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将一个企业的产业链从单个环节或者少数几个环节扩展到“从田间到餐桌”的所有环节,可以做到产销衔接,扩大盈利空间、提高效率,成本和风险能在多个环节分摊,有助于缓解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为降低成本而在一个环节上弄虚作假的动机。
第三,面对两亿多农户分散生产初级农产品、数十万企业参与流通与加工的现状,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成本很高;“全产业链”集团将质量管理内部化、规模化、标准化,促进行业的整合,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监管的成本。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山东省烟台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