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的调查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今年以来,平乐县发展改革局结合农村党建包村包点工作的开展,以张家镇朝仙村委为试点,积极引导农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张家镇朝仙村委的基本情况
朝仙村委位于平乐县南部,榕津河的上游,与青龙乡的青龙、马田村委毗邻,有平(乐)——桥(亭)——榕(津)公路贯村而过,榕津河上游诞江自西向东环绕整个村委。全村辖9个自然村15个生产队(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3430亩,其中水田2640多亩,全村总人口3460多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900多人。
朝仙村委是平乐县最早得到开发的农业区域。自唐代以来,该村即是平乐县垦田屯军的所在,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农业基础设施较好,灌溉条件比较优越。该村地处榕津河上游,又是平乐县最大的水库平口水库西干渠和新田水库东干渠两个灌区交汇的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灌溉十分便利,自古以来,即是平乐著名的粮食生产地区,上世纪80年代,已列为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种植以优质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农民收入也以粮食为主,兼顾以生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380元,在全县农村收入中处在中下水平。
国家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以后,粮价有了一定幅度上涨,但粮食种植成本也随着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增长。以家庭为单位传统耕作方式种植水稻到了近年基本上无利可图,若将土地、农资以及劳动力成本计算在内,不少农户种植水稻除去成本不赚反亏。加之近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收入对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效果明显,平乐县南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乡镇农村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少数“空巢”家庭留守人员无力耕种,水田逐渐荒废。据统计,目前平乐县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在6万人以上,主要务工地以珠江三角洲为主。张家镇朝仙村委现常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劳动力有12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人口的60%强。青壮劳动力的外流,使该村农业生产劳力投入急剧减少,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二、朝仙村委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
为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县驻朝仙村委会农村工作包点单位县发展改革局从年初开始,就积极制定计划,引导农户在保证土地所有性质和其种植粮食作物用途不变的前提下,重新整体发包土地,实行农村土地流转的初步尝试,具体做法是: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统一群众思想。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宣传,深入农户,宣讲农村土地流转的好处和意义,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为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氛围。2月下旬以来,县发展改革局由一名副局长领队,抽调单位得力干部4人组成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宣传讲队,深入朝仙村委,分片承包,分别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会,向群众宣传中央关于鼓励农民实行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内容,使群众了解和掌握中央关于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精神实质,认识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造成土地空置必须实行流转才能减少空置提高土地收益的现实意义,为广大农村群众支持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
2、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精心制订土地流转初步方案。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工作组指导村干部以自然村为单位,召开各村家庭户主大会,发放土地经营现状调查登记表,对各家各户现有土地(主要是水田)进行经营现状的调查登记。在汇总调查登记的同时,弄清各农户现有土地状况、劳动力外出情况、近年土地经营收益状况以及今年种植打算等详细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了《朝仙村委水田连片发包初步方案》,先在村委干部、各生产队长之间开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再把修改了的方案逐家逐户向群众征求意见,解释方案的内容,最后形成方案公布于众。
3、内引外联,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开发龙头公司参与农村土地开发。在形成了全村土地流转的方案之后,工作组充分发挥信息渠道通畅,政策把屋准确的优势,协助和指导村委干部外出招商引资,进行该村农业的规模化开发。经过多方接触和谈判,最终与桂林市广西康华农业有限公司达成了成片承包朝仙村土地的协议,把全村2500多亩水田以合同形式集中统一发包给康华公司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经营承包年限初定20年。合同规定:康华公司承包朝仙村委的土地,土地所有性质不变,康华公司只是取得使用权,承包的土地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只能是经营以水稻等农业产品为主的农业开发。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使流转土地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合同还规定承包公司在经营土地的同时,必须按计划对农田基本设施以及农村道路、饮水等农村公益事业进行投入维修和兴建。承包公司在土地上经营的生产活动需要聘请劳动力时,必须优先考虑土地所有人,并按市场时价付给劳动报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农机有偿服务,只要当地能够提供,要优先考虑聘请。经过工作组的牵线搭桥,在春播育秧之前,朝仙村委与康华公司达成了2500亩土地流转的合同。每亩水田以250公斤稻谷/年的标准发包给康华公司,康华公司每年年初付给农民土地租金(实物),取得土地生产经营权并负责经营和投资活动。按照合同的规定,朝仙村委光是土地出租,折合现金年收入可达到125多万元。实现土地流转后,朝仙村青壮劳动力不需外出,在本村为公司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即可实现“就业”,且收入并不比外出务工减少。
4、引导农户联合成立农业服务合作组织,实现就业,提高收入。朝仙村委土地流转实行连片发包之后,为了使“失地”农民收入不减,农事不废。工作组在积极引导该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进行劳务输出的同时,组织在家的留守劳动力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农民以户入股购置农机具,由合作社统一调度指挥,承揽康华公司春耕生产的田地耕整、育秧、插播、施肥、喷撒农药等农活,提供劳动力服务;康华公司则按工作量与合作社统一结算,付给农民服务报酬。经过工作组与上级农机管理部门的协调和争取,朝仙村委成立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共吸纳了32户农户入股,新购置了大型插秧机18台、耕整机25台、联合收割机3台、农用运输车辆2台,共投资70多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农机补贴 32万元,农机服务合作社的投入运营,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为农业开发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也为该村春耕备耕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打下了基础。
三、朝仙村委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对该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经营难以加大投入进行土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形势下,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借助农业开发龙头公司的实力,进行土地连片开发、集约经营,是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从张家镇朝仙村委土地流转的试点工作铺开来看,实现土地流转,对当前农村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为农村劳动力外流带来的土地经营困境破局解套。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不少农村成为只余老弱病残的“空巢”村庄,留守的人员本身生活难以保障,对农业生产繁重的农活更加无力胜任,长此以往,造成农村土地的逐步荒废,严重影响土地的经营效益。实行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开发公司接手无力经营的农民土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公司与农户互惠双赢的统一,真正实现当前农村土地经营困境的破局解套
其次,是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实现农民家庭收入增加的良好途径。农民土地整体承包给农业开发公司由公司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民以为公司提供劳动力服务的方式同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取得劳动报酬,“失地”而不“失业”。农民不用外出就可以发挥劳务服务,取得报酬,减少了劳务外出成本,增加了家庭收入。土地流转对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减少农民工外出,增加农村家庭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另一意义来说,也是维护农村稳定,减少和化解农村儿童失学、老人失养等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开发龙头公司,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对农村土地进行连片承包、集约经营、规模开发。可以借助公司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同时借助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大量农业机械化工具的投入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为农业生产抢时间争季节赢得了先机。朝仙村委土地流转全部包给康华公司经营之后,今年全村春耕备耕工作在该公司的统筹安排下,借助农业机械的服务和使用,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2500亩水田的耕整,比以往年份提前了一个月,备耕效率提高了6—8倍。到5月1日止,该村2500亩早稻全部播插完成,比以往年份提前了半个月。农作物种植的提前完成,可以为土地轮作赢得季节和时间,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收益水平。
四是开辟了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的新渠道。农村土地整体承包给有实力的农业开发公司,实现土地流转后,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业公司从有利于公司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对年久失修的农村道路、灌溉水渠等农田基础设施将会视需要投入资金维修,这对财政收入困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为雪中送炭,对改变以往国家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单一投入,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为今后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新的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
四、朝仙村委土地流转试点工作的几点启示
朝仙村委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目前,群众满意,公司高兴。总结该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经验,有四点启示:
一是宣传工作要做细、政策内容要讲透。只有把意义讲透,统一群众思想,才能为工作的铺开打下思想基础,取得群众的支持,化被动为主动。
二是调查要深入,方案要科学。在制定方案之前必须了解和掌握情况,只有把农村土地经营现状了解清楚,才能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出科学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少走弯路,减少失误。
三是土地流转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土地流转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效益,既要考虑土地主人的利益,也要充分考虑经营者的利益,要在双方利益上找出共同点。
四是土地流转要积极营造农村和谐社会。要把农村现状问题综合考虑,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群众要借助公司致富,公司也要依托群众实现利润,只有形成双赢,才能创造和谐。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广西平乐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