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上十元钱,看病管一年。渭源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已有10万农民从中受益,累计报销医药费用2002万元,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有病及时查,住院不用怕,合作医疗能保驾,健健康康好发家。”大多数农民这样形容“新农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广大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扭转了多年来形成的“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截至目前,渭源县累计有10万农民享受到了这项惠农政策,其中获得5000元以上补偿的参合农民有203人,10000元以上的66人。
一是抓思想,促认识。自2007年渭源县启动实施新农合工作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这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多次组织召开新农合工作培训会议,学习相关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广泛宣传已享受新农合政策的典型案例,让千家万户群众认识、了解、感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全面提高群众对新农合的认识。
二是抓学习、促业务。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渭源县先后派员到省、市、县级医疗机构学习深造,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患者知情同意告知义务,使定点医疗机构业务水平整体提高,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服务格局。
三是抓管理、促完善。渭源县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进行改扩建,并为各乡镇卫生院配置了300mAX光机、台式B超、心电图机等41类大型医疗设备,完全改变了乡镇卫生院以往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三大件为主要仪器的落后局面。在改善医疗环境的同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服务价格,简化补偿程序,为参合农民提供了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2008年全县参合农民284486人,参合率为88.31%,比200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2543.97万元,其中大病统筹资金2316.38万元、家庭账户基金227.59万元。
截止今年9月份,全县已有56541人次参合农民从中受益,发放补偿基金1470.7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2393人次,总费用为2327. 97万元,发放补偿资金1369.32万元,占大病统筹基金的59.11%,人均补偿1104.91元,补偿比为58.82%。门诊补偿44148人次,发放补偿金l01.45万元。在今年享受合作医疗的报销中,达到省级封顶线报销的有1人,最高报销了4万元。新寨镇大坪村吊坡社村民孙吴清因“休克”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12.65万元,按照报销标准和比例报销了4万元,成为渭源县第一个达到省级报销封顶线的参合农民。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广大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参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状况,如今老百姓小病不扛了,大病敢看了,看病不难了,对新农合的认识程度大大提高。新农合制度逐步深入人心, 已成为广大老百姓心目中一项实实在在的得实惠工程、得民心工程。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甘肃省渭源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