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大棚蔬菜出现的一些病虫害,没想到书上都有对策,什么白粉病、菌核病,现在如何防治我心里都有数了。”近日,正在村里农家书屋翻阅《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的新昌县大坪头村村民胡明全,对“十一”黄金周泡在书堆里的收获很是满意。
胡明全种的10多亩大棚蔬菜,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病虫害。“虽然镇里有农技服务队,一个电话也能立刻解决技术难题,但总没有自己掌握知识方便。”老胡说,“靠消化吸收从农家书屋学的东西,自己去年增加1万多元收入。”
在新昌农村,象胡明全这样习惯泡农家书屋的农民为数不少。象大坪头村这样的农家书屋经过几年的推广普及,总数已达95家,因广受欢迎,该县年内还将再增加25家。
农家书屋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合了农民朋友的胃口。新昌的做法是,不作统一标准,而是让相关部门及时收集最新的农用科技知识、文化信息、法律法规,由此开出有针对性的大“菜单”,再按农民实际需求提供。同时,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根据季节变化、产业结构和群众喜好调整书目,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高山蔬菜之乡回山镇为例,这里的农家书屋关于茭白、黄瓜等系列农技书籍就特别丰富,并且相关内容更新频率很快。
不少农家书屋的上架书籍中,还有一些来自“新昌制造”。这是因为一些农民生产上迫切需要的适合新昌地区特色的书籍,没有地方可以购买,而由该县组织有关专家自行编写。前段时间出炉的《茶叶》一书,就是一批茶叶专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专门编写的技术指导书籍。这本书除了介绍新昌名茶产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外,还详细阐述了当地环境积极条件下茶树品种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让茶农结合实际生产名茶。目前,该县已根据需求自编10多种书籍,送到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物头的“致富宝典”。
个性化的服务,加上实用、便捷,使农家书屋在新昌各地都很“服水土”,上这里借书、看书成了村民的新时尚。新林乡王家庄村养猪大户吕国斌,在农家书屋自学掌握了高效养猪全套技术,如今收入每年不下20万元,“有空去去书屋,既富脑袋,又鼓口袋,何乐而不为?”吕国斌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浙江省绍兴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