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安徽省萧县出现了一种新的耕种模式——以农田入股。萧县农民以农田做为股份入股粮食企业、种粮大户,实行土地连片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开发,所得利润按股分红。
萧县以农民自愿、民主讨论、民主决策为原则,使大型粮食企业和有经营头脑的种粮大户采取反租倒包、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方式将土地反租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农业种植,入股的农户可以一次性或分期收取土地租金,还可以为租地人“打工”,投产后的效益按一定比例分红,土地反租承包使农民学到了实用科学种植技术,解决了他们“敢想不敢干,想干怕风险”的思想包袱,加快了萧县农业产业调整步伐,若干年土地归还农民后,粮食企业、种粮大户投入的硬件设施、设备归农民所有。今年初,萧县农业综合开发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黄口镇、闫集镇、大屯镇、赵庄镇、丁里镇、孙圩孜乡等乡镇农民以“农田入股”的形式向皖王面粉集团、新锦丰集团、步强饲料、萧县众诚荒山开发公司等企业流转土地,帮助农民建立股东代表大会,使农民变成股东。皖王面粉集团、新锦丰集团等企业
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六统一”股份经营模式,建立起了40万亩优质高筋小麦种植基地和7万亩的无公害胡萝卜、豌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基地,形成了土地集约经营和农户抱团闯市场的优势,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这些农民通过“农田入股”提高土地产出的同时,实现入股农民企业职工化,按技术、工种每月获得300至500元的工资。通过“农田入股”企业获得了需要的生产原料,农民每年也可享受入股分发的股息和红利,使当地农民不仅从土地入股分红中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等行业,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门路。据了解,萧县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制,每年推动转移劳动力1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7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安徽省萧县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