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如何立足县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该县创新思路,跳出农业抓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村经济,用抓项目的手段抓农民增收,通过抓企业龙头,带动起肉鸭、红枣、市场三大富民产业。
以中澳集团为龙头带动肉鸭产业。该县围绕中澳集团,先后引进上海东方希望集团投资建设了30万吨饲料厂、浙江三弘国际集团投资建设了渤海羽绒工业园,中澳集团扩建了3处种鸭厂、3处孵化厂、182处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有养鸭大棚5100个,每棚年出栏肉鸭1万只,净利润2.5亿元。该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企业第一生产车间——“养鸭车间”建在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农业工人”。目前,该集团拥有资金12亿元,9家控股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包括鸭饲料、育种、繁育、加工、羽绒等多个节点的“鸭”链条,带动10万农民走上致富路,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肉鸭产业成为该县富民产业中带动面最广的一个。
以鼎力集团为龙头带动红枣产业。鼎力集团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集小枣加工、储藏于一体、冷藏能力达5000吨、年产枣啤酒15万吨、金丝小枣5万吨、干枣制品能力5000吨,是该县消耗小枣最大的企业。该县以鼎力集团为龙头,大力实施“枣园化工程”,奋战3年实现了庆云大地枣园化,枣树总量突破1700万株,人均50株。随着枣产量的增加,诸如鲁丰科技、红枣园枣醋等枣制品深加工新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小经销户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产、供、销一条龙的枣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商城集团为龙头带动市场产业。该县历时10年建起了4.5平方公里的专业批发市场,以批发市场为纽带,以商城集团为龙头,引导农民进城经商,鼓励农民围绕市场搞加工,形成了市场产业。同时,该县还形成“前店后厂”的工贸联动大格局,以市场带工业,以工业促市场。凤阳家具城董事长王忠依托家具市场,在该县北海创业园投资2500万元兴建了中兴家具公司;腾达胶合板批发商刘军依托建材市场在民营创业园投资1000万元建设板材厂。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既为工业注入了活力,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还进一步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可谓“一举三得”。现在,庆云市场“坐地商”发展到8000余家,围绕市场搞加工的业户达1100家,营销大军有2万余人,使5万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二、三产业。该县还利用市场信息,在外地设立就业办事处和劳务输出基地,引导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做大劳务经济。目前,已有近2万农民走出庆云,在外地不同岗位上“淘金”,每年能给庆云带回近亿元的资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