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2008年伊犁州直千元田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08/05/28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党委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实现农民增收400元,力争达到500元的目标,认真落实82万亩千元田建设任务,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大田高产高效作物、一年二熟为主的三高农业,州农业局对今年州直各县(市)千元田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 :

一、州直千元田建设与落实情况

今年州直计划千元田建设面积82万亩,由于各县市积极性高,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村,目前各县市实际落实面积87.8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型千元田6.45万亩,特色种植型千元田8.2万亩,大田高产高效作物千元回23.5万亩,一年两熟制千元田49.9万亩。截止425,各类千元田已播种35.85 万亩。

二、州直千元田类型

(一)设施农业型千元田

设施农业千元田主要是指以日光温室和拱棚等设施为生产方式的千元田,是伊犁州直千元田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截止2007年底,州直设施农业生产面积 6.45万亩,总产量16万吨,其中日光温室3. 4万亩,平均每亩温室的生产性投入1820元,产值6510元,纯收入4690元;拱棚面积3.05万亩,平均每亩生产性投入1033元,产值2684元,纯收入1650元。

2008州直计划新增温室2.2万座,按每座0.8亩实际种植面积折算,计温室面积1.76万亩;新增拱棚1万座,按每座O.4亩实际种植面积折算,计O.4万亩,共计新增千元田面积2.16万亩。

2008年末,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千元田面积可达到8.61万亩。

(二)特色种植千元田

州直特色种植型千元田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县市:伊宁县的芦笋、地膜花生、地膜生姜;特克斯县的大蒜、甘草、贝母、山药、牛蒡、红花、东洋参、防风、麻黄草、水飞蓟等中药材品种;巩留县的贝母、山药、制种玉米;察县的色素辣椒;昭苏县的大蒜、一年两熟制马铃薯、贝母、红花、杂交油菜和脱毒马铃薯制种;新源县的生姜、色素辣椒、中草药种植;霍城县的山药、玉米制种等。据统计,州直特色种植型千元田面积在8.2万亩以上。

特色农作物的种植效益,亩纯收入最高可达3.15万元,最低的也有2-3千元,亩成本最高达3-4千元,最低的也近1500元。相对于大田常规作物来讲,特色种植均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作物,是普通大田作物的5-10倍以上。千元田建设,在目前人多地少局面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田高产高效作物千元田

主要是指葡萄、经济林、陆地草莓、在麻、制酱番茄、高产水稻、玉米、甜菜、棉花等作物,面积达23. 5万亩。亩效益如下:

玉米亩效益=1000 (单产)×1. 5-489 (成本) =1011

甜菜亩效益=5吨(单产) × 35 0-700 (成本) =1050

棉花亩效益=280 (籽棉) ×6-620元(成本) =1060

(四)一年两熟制千元田

主要指种植冬小麦、冬油菜后又复播大豆、油葵、蔬菜等作物, 2007年州直种植冬油菜3.69万亩,全部可以复播;种植冬小麦73.94万亩,其中约46万亩可以复播。合计复播面积达到49. 69万亩,亩效益如下:

冬油菜亩产值= 150公斤(平均单产)× 5.5=825元,扣除亩成本300元,亩效益525元;

冬麦亩产值=450公斤(平均单产)×2.0=900元,扣除亩成本400元,亩效益500元;

复播大豆产值=200公斤(单产)×4.5=900元,扣除亩成本300元,亩效益500元;

复播胡萝卡=3000公斤(单产)×0.8=2400元,扣除亩成本200元,亩效益2200元;

上述种植模式可以是冬麦+复播大豆或胡萝卡,也可以是冬油菜+复播大豆或胡萝卡。

三、州直千元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截止2007年底,州直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6.45万亩,总产量16万吨。2008年新建温室2.2万座,拱棚1万座,折合生产面积2.16万亩。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州直各县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平均每座温室补贴2000元,提供5000元贴息贷款,截止目前,各县市已落实7002.1万元配套资金。

2.加大培训力度。为提高菜农的种植水平和管理经验,去冬今春以来,各县市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共培训设施农业从业人员12320人次,举办设施农业现场会8场,共1341人参加。

3.打破城乡界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动各界层的积极性,鼓励城镇、农村闲散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设施农业生产,对进入基地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员,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二)大力发展特色作物千元田种植

1.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山药和甘草是两个用工量非常大的作物,以前挖沟都是人工,成本很高,在引进机械挖沟技术后,其种植成本大幅度降低。山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使山药亩产量提高20%,既节约了水费,又提高了产量,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让许多千元田建设望而却步的农民转变了观念,增强了信心,加快了千元田的普及和推广。

2.以高效益为前提,通过推广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实现特色种植快速发展。如特克斯县农业局建立了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把山药、甘草、贝母、牛蒡、东洋参、防风、水飞蓟等三高农作物品种集中进行栽培示范展示,山药和甘草示范面积分别达到260亩和245亩。霍城县惠远乡通过山药种植示范,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500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以龙头带动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就地加工转化升值,订单生产。如落户伊宁县的威霖生物技术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芦笋种植,目前已达到3600亩,并且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利于农民,使农民从发展特色种植中真正得到实惠。

(三)做好技术服务,提高种植效益

1.为全面提升州直农业系统服务水平,州农业局将2008年确定为“服务质量年”,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成立督导服务园、组成专家宣讲团、建立站所包县市的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基层服务,制定州直千元田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抓好培训。州农业局组织农业系统和检验检疫局专家组成宣讲团,围绕2008年农业重点工作,利用春耕前培训的有利时机,从215起深入州直八县一市进行了为期23天的巡回宣讲,集中培训县乡村农业干部、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设施农业种植户、沼气示范户2700多人,现场实地指导、培训89300多人,开展农业工作调研。这次活动从宣讲团组成人员水平、培训内容新、培训人数多规模大、培训手段先进、培训方式便捷、培训效果好,得到了各县市农民的普遍欢迎。

3.制定千元回技术指导细则。州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伊犁州直千元田农作物技术指导细则”,对种植效益有望达到千元田指标的作物,都制定了详细的节本、增产增效技术措施,印发给农户,帮助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提高种植效益。

四、千元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较高,大部分农民无力承担

没有必要的投入,就不可能带来高额的回报,许多农户虽有发展的良好愿望,但经常是“望钱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贷款担保条件高,手续繁琐。二是欠款老户和信誉度低的农户贷款更难。三是个别乡镇由于前些年农牧业发展中沉淀贷款较多,被银行评定为“贷款不良乡或村组”,造成整村、整组农民贷不上款。四是有技术的外来户贷款就更难。其次,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有困难。按照1亩温室补助2000元计算,新建6000亩温室,就需要1200万元。如果按每亩温室年贷款5000元、贴息500元计算,6000亩温室,就需要300万元,两项合计需要政府财政配套资金1500万元。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还未计算在内。对州直“吃饭财政”的县市来说,落实起来确实有难度。

(二)农民发展千元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一是千元田虽然效益高,但投入高,劳动量和技术难度大,风险相对也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积极性不高。

二是观念落后和懒惰思想严重的农民对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敬而远之。

三是部分农民由于不懂生产技术,造成信心不足。

四是由于投入不足,使得现有温室和拱棚的高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不强,使想发展的农户缺乏积极性和足够的信心。

(三)普遍缺乏一线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政府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州直农业系统已经有六年没有新进技术人员,仅有的也面临年龄老化和知识更新问题,而且大都缺乏过硬的一线技术指导能力。

(四)千元田建设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除设施农业有“十一五”长远规划外,各县市都没有制定一个既符合各县县情,又具有指导意义的千元田建设发展规划,千元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种植品种少,区域分布不尽合理,耕作粗放,管理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五)设施农业效益亟待提高

设施农业各县市亩效益相差非常大,高的每亩地达到上万元,低的却只有2千元左右,这与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种植的作物种类、品种、茬口有关,种植效益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加快千元田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千元田形成规模。一要提高认识,抓组织推动。各部门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围绕发展千元田规模化这盘棋,层层落实分解责任制,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农时季节召开现场会等办法加快推进速度,全面支持千元田规模化建设。二要抓宣传鼓动,通过算账对比、典型示范、优惠政策等进行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发展千元田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三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尤其是工作刚刚起步的乡镇,政府投资要重点向千元田倾斜,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和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发展。

(二)坚定不移的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按照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出口基地的总体部署,州直西四县作为外向型设施农业出口基地的重点,应该按照总体规划先行为口快发展。

(三)科学规划,分层次发展。制定千元田发展规划要从本县实际出发,考虑农民的经济水平和当地自然条件,要突出当地特色,切忌脱离实际、盲目发展。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型分散到大型规模化的农业设施体系。二是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规范建设。充分发挥各乡镇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既要发展大规模、高水平的龙头示范基地又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小规模的千元田。

(四)大力开展设施农业从业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从业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意识,掌握市场动态,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推动设施农业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持续发展的路子。

(五)建设多元化千元田投资机制。千元田属于高投入产业,靠农民自身积累发展困难比较大,一般农户经常因为缺乏资金,不敢于或干不了。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势在必行。一是从政策上鼓励农民投入,技术上给予相应的指导,为他们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特别是产后销售服务,保护和培育好各类市场。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团体投资兴办千元田。三是通过加快招商引资发展千元田。

(六)做好千元田工程项目示范工作,通过项目示范,充分展示千元田巨大的增收潜力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到千元田的发展行列里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计划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