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泾川县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及措施

发布时间:2008/05/26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一、基本现状

泾川县农副产品种类繁多,果品、瓜菜久负盛名,但除了农副、畜牧产品深加工之外,缺乏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型矿产资源。要解决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缺乏循环利用的条件,局部的生态环境仍在恶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据测算,2006年泾川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45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吨的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能耗高达4.59吨,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2.53吨的2倍。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变废为宝,趋利避害,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一是建设苹果深加工循环产业链。第一步:以全县31.38万亩优质果品基地为基础,在恒兴果汁公司现有3万吨果汁生产线的基础上,开发果汁次级产品果糖;第二步:新上1000吨果胶和果籽油项目,利用生产果汁产生的果渣和果籽,生产果胶和果籽油;第三步:新上1800吨不溶性膳食纤维和1万吨单细胞蛋白饲料项目,利用生产果胶和果籽油产生的二次果渣,生产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蛋白饲料,蛋白饲料提供给畜禽生产基地。

二是建设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第一步:以全县21.58万头肉牛和生猪生产基地为基础,在旭康食品公司现有5万吨屠宰分割生产线和牛尾汤罐头生产线的基础上,新上香肠生产线;第二步:新上6万头肉牛宰杀及深加工项目,利用生产牛肉、猪肉产生的皮、毛、骨及其它下脚料,生产皮革制品、氨基酸、骨粉、骨泥、胆酸和明胶、胰岛素等生化制品;第三步:新上72万公斤牛血深加工项目,利用畜禽宰杀产生的血液,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凝血酶、血红素等生化制品,也可以制备水解蛋白和血粉。

对上述工业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分级处理后,70%以上可以在企业循环利用,另外30%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成中水后用于园区绿化、果品种植基地或其它农业灌溉用水。对产生的固体废渣,经无害化处理后,与燃煤锅炉产生的炉渣、煤灰一起,提供给建材厂,作为生产户外建材原料。

三、具体措施

一要持续发展果品、畜牧两大主导产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坚持以发展有机果品为方向,采取“牛、沼、果”、 “猪、沼、果”、 “鸡、沼、果”等经济模式,按照果畜互支互促的要求,不断扩大果品和畜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质量,形成以果园为主体,以养畜为支撑,以沼气为纽带,地上栽果、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入池、沼肥入园、种养结合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实现果品、畜牧两大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建设产业化龙头骨干项目。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抢抓“十一五”期间国家调整总体战略布局、支持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以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建成果胶、不溶性膳食纤维、单细胞蛋白饲料、肉牛宰杀及深加工、牛血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三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研究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知名专家进入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研究,弥补人才不足、技术欠缺、项目生成难等问题。引导入园企业开展技术自主创新,用高新技术解决产品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甘肃省泾川县发改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