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临邑县发展生态农业降低成本增效益

发布时间:2008/05/21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山东省临邑县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以往,该县农业灌溉用水、畜禽粪便等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既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近年来,该县通过采用“测土施肥”技术,节约灌溉用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营养配餐”

近年来,临邑县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技术,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设立了百余个观测点,取土样800余个,化验达3000余项次,建立了全县土壤养分数据库。根据土质开出相应的“营养配餐”,及时提供给农民。目前,该县配方施肥率已达50%以上,肥料施用量减少15%,化肥利用率提高15%,每亩实现节本增效50元以上,农民因此节约支出2000多万元。

该县还大力提倡农户沤积农家肥,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严格控制无机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定量供应”

“先浇沟,后浇路,最后流到地里头”是前些年临邑县农田灌溉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普遍推行硬化渠道、低压管道、地下管道、“小白龙”塑料管送水等节水技术。由农民联合投资兴建井房、小水库及配套自压式小型滴灌设备、“小白龙”直灌设备,与原来大范围的水泵提水和泵串联提水灌溉相比,灌水均匀,灌溉面积扩大了3倍以上。同时,该县成立了110余家农村节水协会,向农民传授节约用水技术,公开水电费,既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又节约了灌溉用水。现在该县每亩土地灌溉用水量平均比以前下降了30%,年可节水1000多万立方米,农民节省浇地费用100余万元。

“生态肥料”

临南镇张站吴村把沼气建设与发展蔬菜大棚结合起来,建设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区400多亩,修建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池93个,大力发展“猪—沼—棚”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该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村户户建了沼气池,把猪、牛、鸡粪腐化发酵成为有机物质含量高的沼液,给蔬菜‘加强营养’,蔬菜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态菜,前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原来的废料,如今能照明、能做饭,还能当肥料,这让俺做梦也想不到啊!”

临邑县在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当地农民把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发展庭院饲养,把人畜禽粪便倒进沼气池内发酵后产生沼气,用沼气照明、做饭,用沼渣、沼液种植蔬菜。同时,该县按照每个沼气池1000元的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助。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000多个。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