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田阳县遭受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面对灾情,田阳县以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为重点,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确保大灾之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扩大种植面积,稳固粮食生产。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引导右江河谷乡镇大力发展优质稻,南北部山区发展优质玉米和杂粮。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
二、打造农业品牌,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在新增甘蔗种植面积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加快引进甘蔗新品种,提高甘蔗单产,力争2008年全县入厂原料蔗再上新台阶。加强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确保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68万吨以上。加大对田阳香芒、布洛陀红象牙芒、布洛陀红金煌芒、布洛陀香蕉、布洛陀香米等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将“田阳香芒”打造成国家级名牌产品,将玉凤茶油打造成为区内著名绿色食用油品牌,提高该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业新产业。积极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扶持生猪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在巩固现有山羊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争取自治区的圈养山羊示范项目,年内力争新增圈养山羊示范户300户以上。依托本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旅游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坡洪反季节西红柿、玉凤油桃和洞靖蘑菇等两翼山区的反季节农业,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二期扩建,完善市场功能,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成为桂西农产品的集散地。抓紧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区,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解决我县农产品加工短腿问题。结合实际,引进一批符合本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建立优势产品基地、发展优势产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合作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道路方面,年内力争开工建设14条农村通村水泥路和部分村级四级砂土路,实施农村水毁公路、桥梁修复工程,完善乡镇客运站、渡口码头建设。水利方面,加快推进右江灌区磺桑江片区水利建设,实施兴达、那音两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人饮方面,力争年内实施南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会战和启动百东河水库供水工程,不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电力方面,继续实施无电屯通电工程,争取解决部分无电屯的用电问题。
六、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深入实施农业产业“三化”工程,即山顶林木化、山腰果树化、山脚田间甘蔗化,加快推进“甘蔗下山”工作,将山顶山腰的甘蔗退到好田好地。加大石漠化治理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年内力争完成实施石漠化治理1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3373座。
七、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第二批15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计划续建 20条屯级道路,实施一批人畜饮水、沼气池、农村特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扶贫开发产业,落实扶贫贴息贷款到户政策,结合贫困村的实际,积极培育适合优势产业。在总结百育那生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头塘平泗、那坡龙云两个新农村试点的建设。组织专业设计人员免费为农村住房进行统一设计,整合资源,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八、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不折不扣的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机补贴、退耕还林补助、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改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保证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继续实施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工作,加大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救灾、救济工作,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广西田阳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