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农村改革

常州市武进区产业化经营开发保护生猪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建议

发布时间:2008/04/25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选育培育了产仔率高、母性好、肉质细嫩的猪种,后被归并为太湖猪类群,名为“二花脸”猪(又名焦溪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猪—太湖猪中生产性能最好的一个类群,其产仔率高、母性好、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闻名于全国乃至全世界,是我国独有的地方猪良种。2000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然而,由于缺乏保种机构、资金扶持乏力,加上近亲配种、混入其它血统以及外来猪种的竞争等原因,品种越来越杂,它的两大优点越来越逊色,特别是纯种“二花脸”猪濒临灭绝。目前,焦溪镇及周边地区纯种“二花脸”母猪仅剩1200头,“二花脸”父本已基本找不到。

  为了抢救国宝“二花脸”,2005年4月1日,由当时的焦溪镇兽医站牵头成立了焦溪“二花脸”母猪合作社,吸收26户饲养“二花脸”母猪的大户参加,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的资深教授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并以武进区畜牧兽医站作为合作社的技术依托单位,在全国首创以合作社模式发展种源产业,积极探索地方良种保种新体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有效开展保种开发工作

  1、明确保种和开发思路。在“二花脸”猪的保种和开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对“二花脸”猪的保种和选育来提高“二花脸”猪的纯度。根据“二花脸”猪优良性状的遗传特性,采用民间选育与现代化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对“二花脸”猪进行系统选育,使其产仔率高、母性好、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育提高,促使“二花脸”优质地方种猪资源得以长期保存,并可作为推广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最为理想的第一母本,为进一步提高商品瘦肉猪的肉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利用“二花脸”猪的优良肉质特性(细嫩多汁,香浓味美),按照“三步走”的思路,积极开发“二花脸”猪的猪肉,致富农民。第一步,让“二花脸”猪肉走上餐桌。在常武地区的酒店(饭店)推出用“二花脸”猪制作的焦店扣肉、舜山牌红烧肉、红烧蹄膀。第二步,开设“二花脸”猪肉专卖店,供应纯正优质的“二花脸”猪肉,在打击市场冒牌货的同时,形成优质优价。第三步,开发“二花脸”冰鲜猪肉,以小包装的形式进军超市。过去产下的“二花脸”公猪,农户大多扔掉或低价卖给外地人,如果冰鲜肉开发成功,按照4万头种母猪的发展规划,仅此一项就可为农户创造近500万元的纯利。

  2、制定保种开发发展规划。为了推动“二花脸”猪这一优势种源产业的发展,合作社聘请有关专家通过广泛论证,制定了“二花脸”猪种质资源保护及综合开发的五年发展规划和目标,争取到规划期末,合作社拥有“二花脸”纯种核心群500头,生产群3000头的饲养规模;年向社会提供纯种“二花脸”种猪30000头,二元杂交母猪10000头,开发“二花脸”本种猪50000头,形成“二花脸”猪的保种选育、规模生产,猪肉制品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3、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二花脸”母猪的保、选育采取群选群育的模式,通过建立核心群作为示范、先导来带动生产群,发展种源产业。目前已建立“二花脸”原种核心群三个,共饲养“二花脸”原种100头,生产群母猪栏存为1200头;对焦溪镇“二花脸”母猪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去劣存优,并建立了种母猪电子档案;引进三条“二花脸”种猪血统,使“二花脸”血统达到5条,以避免近交,防止种质资源退化。同时,聘请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对焦溪镇的“二花脸”母猪饲养户开展技术培训,对核心群从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配种等实行科学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对全镇1200头“二花脸”纯种进行认定、编号,建立生产系谱记录、防疫记录和商标记录,纳入合作社档案动态管理。在合作社逐步推开并做到统一饲养标准、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销售。

  4、加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为打响和扩大“二花脸”猪的品牌知名度,我区组织“二花脸”种猪商标申请,即“焦溪牌”种猪和焦溪舜山“二花脸”种猪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申请,该两项申请已获国家工商局受理。建立“焦溪二花脸母猪”网站,介绍“二花脸”种猪的来历、特性、基地、技术依托及相关服务等,并发布生产销售情况。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行业杂志及武进农林信息网、中国农业网等媒体宣传“二花脸”种猪的优越性,进一步扩大“二花脸”种猪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二、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保种、开发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与实践,但由于受到猪种杂交改良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二花脸”这一我国独有的地方良种的保种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一是保种缺乏经费,不能做到有钱保种。当市场价格低靡,养猪业陷入低谷时,许多农户极不情愿地把纯种生产母猪宰杀掉。二是政府对种源产业的扶持力度还相对较弱。目前在扩建“二花脸”猪核心群基地、建立养殖集中区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三是在“二花脸”猪肉的开发上缺乏强有力的经营主体和优惠的政策措施。

  三、加快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1、进一步增强对“二花脸”猪保种和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二花脸”猪的优良遗传性状是由原产地群众长期选育的结果,是武进最古老的一个生物物种品牌,弥足珍贵。如果原产地政府和群众眼望着“国宝”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消失,而不加以保护和开发,将留下无穷的遗憾。相反,积极发展“二花脸”猪种源产业,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原产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武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二花脸”猪保种和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保种和开发中的有关问题和进行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制定。

  2、进一步加大对保种和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二花脸”猪2000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其遗传资源保护。建议区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设立“二花脸”猪种质资源保护基金,对300头“二花脸”纯种母猪核心群进行补贴,帮助养殖户抗御市场风险。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快建设“二花脸”猪养殖集中区,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建成一个饲养规模在1.5万头以上的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区,提高其在全国的知名度,使这一种源畜牧业真正成为一个富民主导产业。

  3、进一步加强“二花脸”猪肉的开发进程。建议区政府设立“二花脸”猪肉专项开发基金10万元,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开设专卖店、开发“二花脸”冰鲜肉和农家特色菜的形式宣传、推介、经销“二花脸”猪肉,实现由田头经济向餐桌经济、农产品向商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