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国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山西省广灵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找准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合分析县情,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科学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历史传统、现实基础、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实际的路子。广灵地处塞北偏远地区,18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7%,农民人均耕地不足3亩,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县、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极强。改革开放30年来,这里外出务工寻求“挣票子、换脑子、找路子”的农民还不到5%,非农业增收的渠道非常狭窄。针对这种状况,广灵县在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收入上做文章,切入点就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广灵“东方亮”小米、五香豆腐干、黄花菜、画眉驴、大尾羊、瓜子、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很早就闻名于周边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这些特色农产品仅限于单个农户或小作坊生产,没有形成规模,质量无法保证,很难大规模地走向市场。近年来,广灵县出台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扶持,进行广泛宣传,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有4家龙头企业率先发展壮大起来,被列入省“两区”开发项目,其中一家企业还成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作者为山西省广灵县县长)
文件来源: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