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天然气济南工作会议部署和《关于总结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河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采暖季供气情况
2011年河南省采暖季(2011年11月15日—2012年3月15日)实际天然气供应量为1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其中,西气东输1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4%;中原油田0.2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3%;鄂尔多斯2.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据统计,2011年全省整个采暖季供气缺口约为1.5亿立方米,用气缺口主要集中郑州、新乡、漯河、开封等城市用户及中原大化、济源特钢厂等一些工业用户上。从2011年11月份起,西气东输二线开始向我省供气,虽然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量进一步减少,但因西气东输系统及鄂尔多斯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个别极端天气时郑州、新乡、漯河、开封等城市用户及中原大化存在一些缺口,但我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也基本保证了这些用户用气需要。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多方争取气源。一是多次与中石油有关部门衔接,积极反映我省西气东输用户用气缺口,适当调增城市燃气供气量,确保了西气东输用户基本用气需求。二是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利用济南—中原油田、沧州—中原油田和石家庄—安阳—中原油田天然气管线向中原油田反输天然气,弥补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量下降的缺口。三是各地市燃气公司根据各自实际用气情况,分别积极采取措施,赴新疆、山西等地采购高价液化(压缩)天然气或压缩煤层气,用于弥补缺口及调峰需用,极大降低了供气不足造成的影响。
2、加强需求侧管理。一是要求各市、各用户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按照保供序列,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力保基本民生。二是及时召开全省天然气保供会议,安排布置采暖季天然气供应工作。2011年11月10日,我省在郑州市召开全省天然气保供会,要求上中下游要协调配合、积极联动,并加强信息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共同做好我省天然气供应工作。三是依照《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按照“量入为出”原则,优化用气结构,严格用气项目审批,遏制天然气用户过快增长势头。
3、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气保障能力。一是要求各支线用户、城市燃气企业,加快环城高压储气管网和中、小型储气设施建设,增强储气高峰能力,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二是加快配套的地方支线规划、布局、建设等工作,按照与主干线同步建成的目标,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全省输气网络,提高供气保障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创造优良环境,积极配合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二线、榆济线等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在我省顺利实施。
(河南省发改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