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年煤电油气迎峰度冬

2011年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04/23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10月“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就迎峰度冬工作作出部署以后,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加强运行监测,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

一、用气结构及特点

目前河北省天然气消费结构大体上是民用占40%,公福商业占25%,工业占25%左右(其中沧州市工业用气占80%).车用压缩天然气占1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天然气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迎峰度冬期间,不得不压缩工业需求,以保障民用气需求。

河北省天然气供应主要由三家企业承担,即省天然气公司、华北油田、冀东油田(中石油直供企业不包括在内)。其中河北省天然气公司负责中南部地区(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天然气供应。拥有长输管线500余公里,城市管网265公里,已实现向24个市县130万居民生活、90万居民采暖、近万家公福商业用户及210家工业企业、25000辆汽车实现安全平稳供气。迎峰度冬期间销售天然气5.33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华北油田主要为廊坊地区供应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管道总长度800多公里,管道敷设八个县市区,现有加气站21座,迎峰度冬期间为全市提供天然气资源4.5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冀东油田主要负责唐山、秦皇岛两市天然气供应,迎峰度冬期间,为唐山、秦皇岛两市提供了2.1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同比增长22.9%。近年来由于冀东油田产能不断下降,向两市供应的天然气量也呈下降趋势,进入冬季天然气需求高峰,为确保有效供应,唐山、秦皇岛市发改委积极协调冀东油田和市天然气公司,争取资源,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关停部分工业用户,保证了居民用气需求。

    二、2011年采暖季节供气情况

2011年全省全年天然气合同量28.48 亿立方米,较2010年25.09亿立方米,比合同量增加3.39 亿立方米,增幅为15.54%;全省全年需求量32.09亿立方米,较2010年需求量增加7.0亿立方米,增幅为28%。合同缺口3.63亿立方米。全年代输天然气1.21亿立方米(省天然气公司)。

2011年采暖期间(2011年11月15日-2012年3月15日)天然气销售量大约12亿立方米。

    2011年12月5日-12日、2012年2月5日-10日以及2012年3月5日-9日,因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三次发生突发故障,资源总量减少,供气能力低于用气需求,并对包括省天然气公司在内的所有沿线用户实施气量控制,由于停气、限气均在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日缺口量达10-15万方。我委第一时间与省天然气公司取得联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稳定社会、保证居民、限制工业”的原则,对部分工业企业采取限制供气的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公交和出租车用户的正常需求,合理安排有限的气源指标,最大限度保证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保持与下游用户沟通,同时加大向华北销售的气量协调力度,力争缩小供需缺口。由于协调及时,基本保障了广大居民、公交和出租车正常用气,未造成大面积供需矛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鉴于河北省环京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年迎峰度冬天然气供应的经验教训,2011年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保障重点做了一下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及早准备,筹集资源。按照山东会议要求,组织天然气公司等供应单位,对全省天然气需求量、计划供应量,特别是迎峰度冬期间的资源形势、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解和掌握全省缺口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把主要力量集中到争取中石油、华北油田、冀中油田等相关部门支持,确保供应计划落实,并力争多供。

二是完善预案,明确供应顺序,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在以前已有预案的基础上,力足与应对更大高峰、更大更多突发事件,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保障顺序,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应急处置措施。

三是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三次发生故障,造成供气能力降低的关键时刻,积极协调天然气供应公司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并在我省可控范围内实施气源调剂,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

四是抓关键节点,反复周密部署,确保万无一失。迎峰度冬期间,河北省召开煤电油气运要素保障工作综合协调机制会议,就春节、两会期间的要素供应准备进行调度,再次进行安排部署,并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报告。进一步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河北省发改委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