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林业资源保护与建设

安远守住山林卖生态

发布时间:2013/04/03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山顶绿树林海碧波连连,山腰脐橙油茶枝繁叶茂、山脚水塘肥鱼追逐清波,山下观光游客络绎不绝……41,记者在安远县欣山镇教塘村云岭现代农业合作社热闹非凡,果农李进娣兴奋地说:“我们在山上发展果业种养,山下发展生态旅游,昔日‘沉默’的山林,变成了金山银山,成了我们增收致富的‘绿色聚宝盆’了!在安远,一个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的热潮逐渐掀起。

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热潮,显露出安远县将生态资本化和产业化、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探索。

安远县的生态优势十分明显,森林覆盖率达到83.4%,森林活立木蓄积量5353万立方米,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林业县。去年该县实施“森林城乡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造林绿化为249万亩,发展山下绿化03万亩,培育竹林5万余亩,油茶林基地建设037万亩,发展苗木基地0.2万亩,发放林业贷款2.16亿元,成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安远县上下已经形成共识,把守住宝贵的林木资源作为首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要从卖林木变为卖生态,力争建成有浓郁橙乡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为确保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安远建设成森林生态城市,该县陆续推出了许多生态立县的重大举措。转变现代森林培育方式,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开展中央财政林权抵押贴息贷款、冠名认护认养等联谊活动,找准植树绿化与效益增收对策,吸呐民营企业造林,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唱响生态文化旅游黄金牌,借助该县是中国楹联之乡、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发展生态文化观光游;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此外,积极落实“东江源”保护工程,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等工程,扎实开展大规模的农村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要善于在青山绿水的生态里“淘金”,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安远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该县借助中国楹联之乡、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优势,发展生态文化观光游。配套推出寻踪探源、果园观光、客家文化、生态休闲“四位一体”的森林旅游项目,整合三百山、新农村建设、观光果园、镇岗漂流、赣南采茶戏、对联、脐橙等客家元素,以及永镇桥、东升围、天心整军旧址、尊三围革命遗址等红色文化,丰富旅游观光的内涵。兴建“农家乐”和“客家风情”旅游特色文化村,为游客表演客家传统的舞龙舞狮、抬花轿等风情节目。针对性地开发无为塔、龙泉湖、永清岩等旅游景点,以及三百山仙人峰、欣山镇山川潭、车头独立岽为主体的生态果业观光带,将瓜园果园与源头风光融合,形成“一片果园一个景点,一处风情一个景区”的“橙乡后花园”,构建赣南特色生态休闲观光游循环链。

目前,以百三百山态旅游景区、果园观光游等为中心的四大县域生态旅游经济圈已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客家风情”等一大批人文生态景点也不断得到了开发和整合。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