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林业资源保护与建设

拜泉县召开林业工作暨春季造林现场立标会拉开全县造林工作序幕

发布时间:2012/05/02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全县林业建设工作。拜泉县委、县政府近日召开2012年林业工作暨春季造林现场立标会,会上隆重表彰奖励了2011年度造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和林业产业化先进个人,并与各乡镇签订了2012年造林绿化责任状。龙泉镇、长春镇、拜泉镇从不同侧面做了典型发言,为今年造林工作立了标杆,拉开了全县造林工作序幕。

一、回顾工作,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造林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拜泉县造林绿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党政齐心协力,深入发动,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全面完成了林业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万亩,补植13500亩,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防林更新改造提档升级。更新营造农防林带1200条,8600亩,并提高了农防林质量。

二是村屯、街道绿化进一步完善提高。绿化村屯110个,更新改造腰带树的村屯30个,以每个乡镇2个村屯的数量,高标准绿化村屯32个,有效改善了村屯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是水土流失治理规模推进。以沟系整体栽植水保林为主,治理侵蚀沟130条,综合治理小流域20个,造林1500亩,巩固和发展了生态建设成果。

四是经济林栽植初见成效。成功引种樟子松嫁接红松林200亩,实现了经济林零的突破,为今后大力推广经济林,提高林业收入奠定了基础。

五是低产林改造有了新突破。全县审批改造低产林2500亩,有效解决了我县“一大两低”问题(林地面积大,林木蓄积量低,林木保存率低)。

六是秋季造林整地全面完成。对造林地块,全部实行挖坑整地,达到待栽植状态,为今年实现早造林、高标准造林创造了条件。

由于林业工作成绩突出,我县获得了齐齐哈尔市造林标兵县和森林防火先进县两个荣誉称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林业建设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造林方面一是认识不高。个别乡村主要领导没有把造林绿化工作摆到正确的位置来抓,造林期间不能深入现场,对造林中出现的问题不掌握;二是责任不清。部分乡村在造林过程中,没有确切的组织管理措施,造林地块无技术人员把关,栽好栽坏一个样;三是把关不严。整地关、选苗关、栽植关、抚育关,每个环节都是影响造林成活的必要条件,而有的村恰恰在每个环节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疏忽而过、凭命由天的现象。

在管护方面一是思想松懈。个别基层干部,林木管护思想松懈,见而不管,避而远之。特别是行道树、新植林等,牲畜和人为毁坏,不查找,思想麻木。二是监管不到位。部分新植林地,个别承包户不按承包合同规定,机械耕种毁坏幼树,乡村监管不到位。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将林业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保证在今年的林业建设中全部杜绝存在的问题。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林业建设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龙江大地的关键性一年。我县林业建设工作总体目标是:完成造林面积23000亩,其中,新造20000亩,完善提高3000亩。育苗3700亩,全民义务植树110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积极发展林木、林果、林菌、林药、林下经济,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为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四项工程,突出造林重点。一是抓好以治沟治坡为主体内容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要采取生物、工程和农艺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按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大力营造水保林。对新治理的侵蚀沟,要坚持标准,合理配置苗木,一次性栽植、一次性达标。如兴国乡、新生乡等小流域的栽植,一定要保证造林苗木的质量,不论是林业还是水务部门,全县必须严格执行一个苗木标准。杨苗必须是三根二干或两根二干,樟子松容器苗必须是4年生以上。同时,对原有的小流域建设,要不断完善提高,特别是治理较早的老典型流域,有的还需要完善、加固,今春要进一步抓好抓实。二是抓好村屯绿化。村屯绿化质量如何,是评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省近年来造林工作的重点。结合全县村屯综合整治,各村屯要全面搞好绿化工作,尤其是乡镇所在地村屯,要列为重点建设范围。同时在村旁的荒坑、三角地、闲田隙地、废弃地上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和风景林,做到乔灌结合,绿化、美化、香化结合,实现村屯绿化一步到位。三是抓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对过去采伐的林带,没还林的,今春要还上林。四是抓好苗圃建设,精心培育良种壮苗。几年来,我县在苗圃建设上加大力度,增加了投入,但从生产需要上看,能满足造林需求的优质大苗数量不足,一些绿化大苗所剩无几。因此,今年全县要把育苗工作当作一项重点工作继续抓在手上,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每个乡镇争取新育苗面积100亩以上。

(二)狠抓造林标准,提高造林质量。一是狠抓造林整地标准。针对今春造林苗木较大的实际,必须是挖大坑深度栽植,凡是今春植树的地块,树坑达不到50×50公分的要进行扩坑,不达标准不能栽植;村屯内的行道树,必须按照一路四沟的建设标准,修好树床、做好排水的基础上进行栽植。二是狠抓造林苗木标准。第一,今春新造林地块使用的杨树小×黑苗木,必须是二根二干或三根二干的优质苗,高度达1.8米以上,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苗木。第二,选苗、起苗必须由技术人员把关。杨苗起出后不能及时栽植的进行假植,运回后放在水泡子里泡上1-2天,保证苗木栽植过程中不失水而健康成活。在精心栽植方面,必须保证一次浇透水,扶正、踩实、不露风。三是严格经营管理。第一,凡是承包到户的新植林地块,要严格按照营造技术标准签订好承包合同,而且要认真检查验收,履行好合同。第二,对部分大苗可进行适度修枝的办法,防止风摇摆动,确保造林成活率。

(三)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林业经济。

2012年,县委、县政府把林业产业化建设纳入全县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这是我县林业建设由过去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迈出的第一步。抓好林业产业化建设工作,不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经济支撑作用,也是我县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几年来,虽然我县的林业产业化工作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规模小,效益不明显,还没能起到应有的经济支撑作用。就林木深加工而言,我县年采伐杨木蓄积10万立方米,材积6.9万立方米左右,但真正加工成产品的不超过60%,大部分还以原字号出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劳动力就业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其它林业资源,也是发挥不好,利用不到位,没有收到经济效益,群众没有得到实惠。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2012年我县林业产业化建设共有五项内容。一是林木加工。每个乡镇年加工原木争取达3000立米以上;二是苗木培育。每个乡镇苗圃要新育苗木争取达100亩以上。三是林果栽植。全县初步确定栽大果沙棘等小桨果争取达到1120亩。四是食用菌栽培。全县计划推广袋装木耳80000袋,平均每个乡镇争取达到5000袋。五是其它林产经济。每个乡镇争取种植药材20亩。开展林下养鸡、养猪、养鹅及棚式栽培林果等。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为我县开展林业产业化建设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为今后加大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强化资源管理,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一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森林草原防火作为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意义特殊。现在春风刚刚起步,加之“五一”森林防火紧要期将至,各乡镇、各防火单位务必针对森防期与农业生产时间交叉,农防林带与农田、村屯交错,个别乡村柴草垛与林带相邻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全县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强化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确保实现我县全年无森林、草原火灾的奋斗目标。二是强化森林采伐工作合理采伐、科学利用,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与手段。在森林采伐工作中,第一,要求各乡镇要调整观念,树立正确的森林采伐利用观。第二,要严格执行采伐技术规程。凡是已经审批的林带,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采伐作业。三是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森林病虫害也逐渐发生,希望各乡镇认真抓好预测预报工作,随时发现及时上报,避免病虫害扩展与蔓延。

会议指出,林业建设,是我县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财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巩固发展林业建设成果,绿化拜泉大地,建设生态文明是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县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林业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黑龙江省拜泉县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