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本溪县强化森林管护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护水平,生态效益日渐凸显,森林资源快速增长,农民积极收入逐年增加。良好的森林生态为本溪县森林旅游业提供了绿色屏障,也是该县林业进入山川秀丽,碧水长流、环境优雅、生态优美的良性循环。
生态效益日渐凸显。实行生态公益林管理是深林分类经营,正视森林生态效益的商业价值,是一种社会进步。实行公益林制度以来,全县森林植被资源得到了极大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饮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过去干涸的涧水湿地现已水量丰润。根据有关参数计算,每年全县仅321.8万亩生态公益林所产生“绿色GDP”可达82.2亿元,其中,水源涵养33.6亿元,森林储能2亿元,自然减灾2.9亿元,生态旅游收入2亿元。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为林业创造了前所没有的发展机遇。结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使全县阔叶林、阔针混交林比例逐年增大,活立木总蓄积由“十五”末的1560万立方米,增加到十一五末的1805万立方米,增长15.7%;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75.6%,增加到十一五末的76.8%。林业生态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农民经济收入增加。2006年,国家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后,经过几次调整全县现有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321.8万亩,平均每年国家拨付生态补偿金、管护资金2000万元以上,安排集体、个人护林员、监管员2000余人;生态公益林实行区划管理,为农民发展林地经济提供了平台,为农民就业增加了机会。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林地经济90万亩,林地经济年产出可达17亿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发展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