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植树造林工作,经过全县人民的积极奋战,实现了活力不减、质量提高、连年登上新台阶的良好局面。2012年落实造林面积2万亩,造林地块、造林苗木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预计在4月初期土壤解冻之后可全面进入造林状态。在多年的造林实践中,拜泉县植树造林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将植树造林当作经济发展的立县之本
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效益长远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三十年前的拜泉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粮食亩产不足百公斤,人民饱尝生态失衡之苦。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1986年,县委、县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出了科学的抉择,实施以林业建设为主旋律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几届班子、一张蓝图,持续接力,带领全县人民弘扬靠苦干求发展的拜泉精神,大搞植树造林,形成了抓经济建设必须抓植树造林,抓植树造林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1992年拜泉率先成为全国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腾飞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全县农牧业生产和谐发展,广大农户安居乐业。植树造林工作,不仅拯救了拜泉的昨天,也从根本上书写了拜泉发展的未来。
二、立足实际,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拜泉县植树造林工作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造林气势不降低。尽管拜泉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达更新改造之际,但我县仍然坚持大力造林工作,确保防护林工程阵地不丢,面积不减,连续三年累计完成造林近10万亩。二是领导力量不削弱。多年来,拜泉县一直把造林工作纳入全县农村工作的目标考核之中,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三是造林质量不跑粗。不论造林任务大与小,立地条件好与坏,拜泉县都严格按照造林技术方案认真实施,做到精心栽植,严把质量关,确保每年造林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四是造林投入不缩水。近些年来,拜泉县的造林工作虽然得到了上级一定的补助,但每年都有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拜泉县本着不等不靠的精神,采取国家工程补一点、林木采伐投一点、乡村群众筹一点的有效方法,确保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五是苗木质量不下降。为确保全县工程造林苗木的质量标准,拜泉县近些年来始终在乡村苗圃建设上狠下功夫,开展了乡乡办苗圃、村村搞育苗,确保全县每年培育各种苗木达3000亩以上,不但为本县造林提供优质苗木,也为周边绿化提供了优质苗源。六是林木管护不放手。不论是集体统一营造还是造林承包到户,拜泉县始终把林木管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常年抓管护,从严从重、依法打击各种毁林行为,巩固了造林成果,确保防护林体系健康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努力,再创林业建设新局面
大力植树造林,用生态理念指导拜泉林业建设的发展,是确保拜泉县林业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2012年,拜泉县植树造林工作,在全面规划、认真落实的基础上,已于去年秋季完成2万亩造林地块的挖坑整地计划。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五个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完善以治沟治坡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水保林整地11000亩。二是突出抓好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完成整地面积4500亩。三是见缝插绿,完成村旁、路旁的取土坑、废弃地等造林整地3500亩。四是完善村屯绿化面积1000亩。五是继续巩固育苗成果,完善乡、村骨干苗圃建设,计划新育面积1600亩,培育各种苗木1500万株。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黑龙江省拜泉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