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工作总结
自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委批复同意我市成为建设国家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以来,我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建设工作要点,积极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推进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社区基础公共服务,分批开展智慧社区建设。
二是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服务管理的效能。坚持优化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坚持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全力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政务数据开放与共享机制建立,不断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四是引导扩大信息消费规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促进信息领域资源开发和创新应用,积极拓展民生领域金融支付手段。
五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构筑应用支撑的体系。加快推进了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六是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营造一流信息化建设环境。推进了信息惠民相关地方标准立项,增强了技术标准创制资金补助。
七是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特色领域试点示范,支撑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务。提升了医疗信息化水平,实施了市政府折子工程《电子病历共享工程》,启动了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居民健康卡的推广试点,加快了社保卡、京医通、居民健康卡的推广应用。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我市将按照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加强统筹,强化基础性工作和顶层设计。开展社会资源建设信息化等专题研究,研究编制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系列研究报告。
二是 立足社区、社会共建,推进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养老、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社会化进程,构建食品药品审评和认证系统。提升校园应用信息化水平。
三是深度整合、高度共享,继续提升政府服务管理层级。强化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和网上政务服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及社会信用管理。
四是强化引导、创新模式,强化信息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加快培育北斗导航、智能家电等信息消费新热点。提升电子商务覆盖能力。
五是加快布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注重监管,确保基础网络系统安全运行。
六是继续做好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专项补助资金评审和相关信息惠民地方标准的立项、审查和批准发布工作,持续加强信息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