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数字经济

辽阳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点

发布时间:2015/05/14
来源: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
[ 打印 ]

一、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总体目标

以解决辽阳市民生领域的突出和共性问题为核心,以信息惠民实际需求和服务为导向,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辽阳市民生服务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力强化信息共享和集约化建设,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培育辽阳市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开放、富裕、美丽、和谐、智慧辽阳。

(一)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水平。2016年,至少120万群众在医疗、养老、社区、教育等方面受益,占全市人口65%建成城乡一体化居民全程健康档案和健康医疗就诊“一卡通”,实现预约挂号覆盖90%以上的县乡级以上医院,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电子病历使用≥95%,医院间资源和信息共享率≥90%实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紧急救援、健康档案”等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捷的远程监护服务,覆盖全部区县,覆盖老年市民85%以上围绕社区治理和社区事务处理,建立面向社区居民使用的社区便民服务网站、面向社区工作人员使用的社区综合管理系统、面向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系统、面向商圈的商家管理系统,覆盖85%以上市县级社区,至少20个社区居民体验到智慧社区带来的安全和便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覆盖率≥85%教育主管机构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统一管理、充分共享,弥补偏远学校资源不足,23万学生可在线获取学习知识,接受教师辅导,占学生总数的90%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效能。2016年,各类基础数据整合率≥90%,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各类应用服务可用率≥99%。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智能化集约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企业、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接入率80%以上。

(三)政务惠民信息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建成全市信息惠民云平台,形成跨部门协同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框架体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部门协同服务进一步深化,适于网上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100%网上“一站式”办理。

二、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主要任务

按照支撑需求,突破技术,鼓励应用、模式创新,建立体系,发展产业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个云平台,八个民生领域信息惠民应用,多个创新”的建设特点。整合辽阳市现有资源,面向民生服务和城市管理,带动信息消费和产业发展,以信息惠民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重点惠民应用工程为突破口,以公共安全建设为保障,以移动互联应用服务工程为亮点,并在试点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惠民城市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深入、系统化的推进辽阳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一)建设云平台。“一个云平台”是实现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是全部建设工作内容的基础,主要包括云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交换与服务平台、信息安全体系及各业务应用系统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各部门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统一构建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创新智能化集约管理模式,为辽阳信息惠民建设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

(二)养老服务领域信息惠民应用通过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实现救助关怀、视频看护、老人防走失、社区健康采集诊断、养老宣传等服务。配合政府各部门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的新型城乡养老服务模式,建立新型养老机构管理制度,提高以老人为中心的健康医疗、文化娱乐、养生教育等能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降低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提高老人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减缓由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同时起到增大养老服务产业就业的问题。

(三)社区服务领域信息惠民应用。以信息生活,融合服务为建设理念,构建辽阳社区治理与事务管理服务平台。通过集聚各种服务资源,让市民轻松享受安全、便捷、健康、幸福的信息生活。强化政府公益服务,提升城市市民福利,增加市民幸福感。实现精彩生活、轻松享受,打造精确管理的和谐、平安、关怀、低碳社区。平台围绕社区治理和社区事务处理,包含对象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决策和治安管控等多方面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模块,提供人员及事件定位、老年人幼儿看护智能化、智能家居、物业管理等便民服务功能。

(四)教育领域信息惠民应用。基础教育部分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部署,从网络、基础设施、教育管理、资源共享四个方面完成光纤宽带和无线网络“校校通”,提供备课、授课、资源推荐、学科工具、开放课堂的“班班通”,提供基于翼校通、电子书包、天翼学生证的“人人通”。构建以校安和综合办公为主的“管理平台”,建设以教师备课、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的“资源平台”。

(五)健康医疗领域信息惠民应用。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息分析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实现医疗机构及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等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重点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中心、居民健康档案共享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健康管理规范化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满足市民一体化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的需求,改善就医环境,支撑远程医疗,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六)社会保障领域信息惠民应用。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分散建设的数据库,建成数据标准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数据库,建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生服务机构信息系统业务工作“全覆盖”、服务人群“全覆盖”、信息系统功能“全覆盖”、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全覆盖”。

(七)公共安全领域信息惠民应用。整合如公安110、消防火警119、医疗急救120、交警122等公众特服号码,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的服务号码,建立城市应急与服务呼叫中心,统一市民服务入口,方便市民得到相应的服务、救助或保护。通过建立统一呼叫中心平台、市政府统一应急调度中心,与各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协同,统一调度应急资源,以适应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

(八)移动互联惠民应用。以市民个体为中心,聚合与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和商务活动息息相关的全社会服务资源。以政府资源为主,整合社会服务性资源,通过数据服务,开放政府数据,了解市民需求,提供给社会个人和企业,参与开发政府服务应用,共同打造更好更快捷的移动互联应用服务平台,方便市民的衣、食、住、用、行。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将辽阳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协调、领导机构。成立辽阳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王正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吕有宏担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编办、市财政局、审计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辽阳分公司等相关单位参加。

(二)政策保障完善相关政策标准,优化建设环境。制定信息惠民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各类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辽阳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辽阳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辽阳市网络服务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推进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相关的信息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重点研究制定《信息惠民产业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科技创新应用、推动产用结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三)协作推进辽阳市信息惠民工程涉及单位较多,工程量较大,由市政府统一领导,责权分明,明确各方优势,合理分配任务,加强政府之间、企企之间、政企之间、政研之间的沟通,定期提交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四)资金保障创新投资融资体系,确保资金投入。按照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总体要求,加大各级财政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市政府在年度投资预算中安排信息惠民建设专项资金,积极向国家、省级财政申请专项投资,以及引导社会投资以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绩效评估。建立“信息惠民”评价体系与发布机制。由辽阳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同时引入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信息采集渠道,构建“信息惠民”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企业、个人制定不同评估标准,调查经济增长情况、环境情况、政府服务情况、工程普及情况及群众使用情况等。

 

>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