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矛盾 > 促进煤炭产运需衔接

积极疏港,缓解秦皇岛港煤炭积压

发布时间:2006/08/01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秦皇岛港是“北煤南运”的重要中转地,2005年以来多次出现煤炭压港情况,影响到煤炭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专门协调疏港,确保了煤炭运输通畅。2005年2月,受煤炭需求阶段性下降、铁路煤炭调进总量大幅增加、港口吞吐量增长赶不上铁路运量增长以及煤炭品种结构失衡等影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超过400万吨,出现压港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综合措施:一是要求电力企业尽最大努力多派船、多存煤,特别是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沿海电厂,要加大储煤力度,提前为“两会”召开和迎峰度夏做好准备。二是铁道部要合理安排配车总量和矿点分布,增加港口优质煤调进量。三是交通部增加到秦皇岛港的大船数量,提高港口装卸效率。四是煤炭协会及山西省煤炭管理部门加强煤矿生产监管,提高煤炭质量,特别要打击掺杂使假行为。经过煤炭、铁路、交通、港口几个地方经济运行部门的共同努力,3月初港存煤降至370万吨,比疏港前减少约40万吨;铁路日均调进煤炭6500车,比协调前增加300车,确保了运煤大通道的畅通。

2005年7、8月间,受市场需求和天气等因素影响,秦皇岛港煤炭装船受阻、运量下降、库存增加。8月上旬,煤炭日均运量比正常水平下降26%以上。8月15日,港存煤达到47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严重影响到后续煤炭调进。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铁路、交通等部门,协调有关沿海省市和电力集团公司,增加海上运力,积极增加沿海电厂煤炭库存等措施。在多方共同努力下,9月上旬秦皇岛港存煤降至300万吨以下,恢复到正常水平。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