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矛盾 > 确保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

协调解决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

发布时间:2006/07/24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03年底以来,受需求增加及炼油能力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出现供应偏紧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批示要求,协商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国内资源供应,确保市场稳定。

一是加强调研,强化总量分析调节,及时调整资源平衡方案,保证市场供应;二是中石化、中石油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资源供给;三是调整进出口政策,严格执行成品油出口核定制度,增加国内资源投放;四是积极组织原油、成品油(主要是航空煤油)进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五是根据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舒缓炼油亏损压力,维护炼油生产积极性;六是加强成品油运输协调,铁道、交通等运输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确保原油、成品油及时运达目的地;七是中石化、中石油在成品油销售环节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囤积居奇,所属加油站要保证按国家规定价格敞开供应,满足市场需求;八是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特别是对北京、广东等敏感地区实施日监测、周监测制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九是注重“三农”问题,对“春耕”、“三夏”等重要农事季节,专门部署、专项检查,保证农业机械需要;十是中石油、中石化做好实施应急预案准备工作,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及紧急情况。

这些措施对保证近年来油气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几年来,先后协调了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云南、海南、重庆等十几个省市的成品油供应问题,有效缓解了这些地区的紧张状况。

2003年底,华东地区缺电的同时,柴、汽油供应也出现了紧张状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组织中石化、中石油两石油公司,沿着高速公路边调研边现场协调,解决紧急问题,同时深入研究提出了综合解决问题的措施。

2005年8月中下旬,受成品油资源总体紧张及连续台风的影响,广东珠三角地区供求矛盾加剧,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人员急赴现场,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和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综合解决措施,包括取消成品油出口退税、提高原油加工量、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对敏感地区实行重点监测等,很快取得成效。9月份以后成品油供需状况明显改善,成品油库存持续回升,市场供应逐步趋于正常。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