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 媒体报道

调整平板玻璃产品结构促进加工玻璃发展

发布时间:2014/01/08
来源:产业发展司
[ 打印 ]

 来源:中国建材报

 

一、如何制修订平板玻璃和制品标准及应用规范,促进建筑节能?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标准、应用规范的制修订和提升,不仅是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本身的需要,也是服从行业整体发展的战略、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目前,门窗面积占建筑面积的25%~30%,门窗能耗占建筑能耗45%~50%,占社会总能耗30%,是建筑节能薄弱环节。我国门窗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欧洲使用高性能门窗占70%,而我国使用比例较少。采用Low-E中空玻璃比普通中空玻璃提高综合节能效率60%以上。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没有对玻璃节能指标作明确规定。

建议国家修订提高与建筑门窗相关的节能标准和验收规范,并在一、二线城市的建筑门窗中率先强制推广应用高性能Low-E节能玻璃,在三、四线城市中积极推广使用,降低建筑物能耗,确保实现2020年国家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筑节能目标。

二、对提高优质浮法玻璃原片比重的看法和建议?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目前我国浮法工艺已成为玻璃生产主导工艺,优质浮法比例逐步提高,从2005年的23%提高到2012年的35%,但普通浮法玻璃仍为目前产能的主体。当前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用于一般建筑的普通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而同时仍存在结构性缺口,一些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高档建筑玻璃仍需进口。目前平板玻璃年进口量约折合150亿元人民币,对外依存度为20%。随着消费升级,汽车、制镜及高档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优质浮法玻璃的需求潜力较大。

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提出按“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指导思想,组织并凝聚全行业智慧和力量,推动“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与应用,将使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实现全面升级,平板玻璃的原片质量和品种功能达到世界一流,玻璃深加工率有大幅度提升,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越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创新与示范专项”,在项目立项、资金研发、融资渠道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

三、如何发展平板玻璃深加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十一五”以来是我国玻璃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产能增长、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平板玻璃总产量从2005年的4.2亿重量箱增长到2012年的7.6亿重量箱,年均增长13%左右;加工玻璃年均增长率约25%;已形成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深加工玻璃体系。平板玻璃加工率由25%增至40%,国外为70%;加工玻璃增值率我国为2.5倍,国外达到5倍。

建议以加工玻璃发展为核心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技术进步、优化工艺等措施,大力发展加工玻璃制造业,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加工玻璃产品,提高玻璃加工率和加工玻璃增值率。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企业发展,适应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