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建材报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下发后,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应该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全行业都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要遏制一批,防止产能过剩继续加剧。尽管两大产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只从自身角度与利益出发,想用自己的新增产能去挤占他人市场。如果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将给行业带来灾难。为此要坚决遏制在建、拟建项目,采取强制措施,管住入口,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会同行业企业,共同提请和敦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项目管理,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对在建违规项目,也要分类妥善处理。对未按土地、环保和投资管理等法律法规履行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的违规项目,地方政府要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未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所有在建违规项目的处理结果均应向社会公开。
我们还将会同行业企业,共同提请和敦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如同组织对重大建设项目稽查相类似,加大对违规建设项目的检查力度,由发改、工信、国土、环保等部门联手,对于违规盲目建线、新增产能的企业予以必要的处罚;将违规企业列为黑名单,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等方面不予考虑。
第二,消化一批,开拓产品应用范围,增加深加工制品。水泥、平板玻璃企业,要主动开拓市场需求,增加品种,提升产品质量,扩大消费渠道,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建筑现代化和节能建筑的发展要求。
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也要有所作为。一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立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需求,开发优质水泥和特种水泥,增加应用领域。开发优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制品,增加市场消费。
二要满足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将水泥产业增加消化的重点放在增加功能、协同处置城市垃圾,与其他材料复合尤其与墙体材料和预制件结合,扩大应用量;平板玻璃要立足改善产品结构,围绕节能保温积极推广应用低辐射中空玻璃使用量,提高深加工率,增加家庭装饰制品,提供具有自洁、抗菌等多功能的安全玻璃、自洁玻璃、防辐射玻璃及Low-E镀膜中空/真空建筑节能玻璃等,增加市场容量。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强制性推广使用Low-E节能玻璃。
三要服务新农村建设,落实建材下乡政策。落实建材下乡政策是推动消化产能过剩的有效措施。2010年,中办一号文件和国办函〔2010〕154号文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2010年年初,建材联合会专门向工信部提出了《扩大建材下乡政策及实施建议》的报告。几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在推进建材下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推进了宁夏、山东、重庆、北京、天津等地的示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专项导向资金,总体进展不大,无法将此项政策全面推开。建材联合会曾参与配合住建部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建议中央财政能列出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建材下乡政策和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以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促进优质建材产品的市场开拓、应用和化解产能过剩。
四要对部分产能规模较小、技术研发能力弱、工艺装备水平较低、技术经济指标差、能耗排放指标不合格、市场竞争力弱的水泥、平板玻璃企业,根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需要,可将这些企业转为生产其他建材产品或转化为生产非建材产品。
第三,淘汰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年底前,再淘汰水泥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落后产能。在这方面,各级建材(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协会要会同行业企业,有所作为。一要提请与敦促各地政府与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规定,按期、彻底淘汰规定的落后产能。要求各省(区、市)制定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的时间表,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并在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监督。要强调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不反复、不折腾,不能以各种理由延缓立窑、湿法窑水泥和格法玻璃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二要加快水泥能耗、排放标准和平板玻璃能耗标准的修订和检查实施力度,适时提高相关要求和标准。新的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提高,也可制定行业协会标准。凡是能耗、排放不达标的,不管什么工艺、不论何时建成都应列入下一轮淘汰的范围。
第四,整合一批,优化存量提高产业集中度。要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委文件精神,加速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的兼并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能与生产集中度。要充分发挥联合会等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在资源、信息、专业性等方面的优势,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兼并重组中遇到的问题、障碍,加速兼并重组进程。积极支持兼并重组后的企业优先申请国家技改资金,开展技术改造,依托现有生产线开展以协同处置、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升级、脱硫脱硝等升级改造。
第五,转移一批,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发挥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的技术装备、工程承包、经营管理优势,引导部分企业集团主动将发展布局,由单一的国内发展转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共同经营,从国内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中拔出来,将新建产能转到在国外投资建厂,占领国际市场,拓展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形成一批国际化企业集团。推动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具有技术、管理、资本优势的企业集团 “走出去”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
第六,提升一批,为实现世界领先奠定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不仅不会影响水泥、平板玻璃行业的发展进程,而是会有效促进这两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增强我国建材工业总体竞争能力和水平,建材联合会正在组织推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研发”工作,计划从现在开始,用几年的时间,通过组织行业有关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共同研发攻关,使我国水泥和平板玻璃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减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实现达到或领先国际水平的目标,使两大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进而以此为标准,推动两大行业科技创新,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提高水泥、平板玻璃两大产业的技术水平,为优化行业存量和今后新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奠定基础。在这方面,我们一是提请政府有关部门能在配套政策、研发攻关资金、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建材行业企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