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是调整钢铁、石化工业布局。逐步减少特大城市市区、严重缺水地区、产能过度集中地区钢铁生产规模,有条件的要实施搬迁,依托具有比较优势的现有大型钢铁企业逐步向发展条件好、利用进口铁矿石便利的地区发展。在炼油能力相对过剩的东北等地区要严格控制规模,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加快现有炼厂改扩建。乙烯工业要加快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扩大乙烯原料来源,继续实施以扩能降耗和提高竞争力为主的改扩建,统筹区域布局,推进炼油化工一体化。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钢铁工业支持发展冷轧薄板等短缺产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型合金材料。着眼于高精尖领域,发展稀土新材料和高端应用产品。化肥工业要加快发展缓控释尿素和高浓度磷肥,力争实现氮肥和磷肥基本自给,提高钾肥自给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
推进企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炼油、化肥等重点行业的企业重组。钢铁行业形成两个产能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集团。有色行业重点推进中铝公司与地方企业的兼并重组,建设大型氧化铝基地。炼油行业重点推进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建设。化肥工业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百万吨级尿素、磷复肥和钾肥基地。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增强创新能力,抓好节能降耗。着力自主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推进大型冶金、石化装备国产化。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大幅度降低能耗、物耗以及污染物排放。重视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国内资源,有效利用境外资源,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