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是长江三峡的东大门,近年来,全市以打造城乡“五个一体化”为载体,以扶持返乡人员电商创业为抓手,频出政策引“城归”,优化环境促创业,探索形成了返乡电商创业“枝江模式”,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截至目前,全市共吸引返乡电商创业人员8000余人,开设网店15000余家,网络零售额达到8.5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创造了大众电商创业活跃度、返乡电商创业活跃度、县域电商男鞋单品销量“3个全国第二”。
一、推进城乡一体,返乡电商创业有环境
为了将在外务工人员引得回、能致富、留得住,枝江市“栽好梧桐树、引回金凤凰”,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五个一体化”。一是城乡交通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户户通公路,打通了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枝江农民已全部喝上了自来水。三是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一体化。实行“户分类、组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实现全域垃圾集中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开工建设,明年将实现城乡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四是城乡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一体化。“互联网+分级诊疗”全域推进,村卫生室均被镇卫生院托管,镇卫生院均被市级医院托管,组建了医联体。农村教育资源均由市教育部门统筹均衡配置,农村孩子可以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五是城乡互联网生活一体化。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已全面融入枝江人民的生活。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配置,为“城归”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和创业环境,让他们真正创业在家乡、致富在家乡、安心在家乡。
二、推进政策引导,返乡电商创业有红利
一是创业有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对达到相关标准的电商从业人员给予5000元创业培训补贴,对电商示范网店、示范企业给予5—50万元奖励。同时,市财政搭建7000万元以上融资性担保基金,为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担保。
二是创业有场地。在所有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行标准化配置,一楼设电商服务站,帮助村民购买日用品,二楼建设电商孵化器,培训返乡人员开网店,销售村里的农产品。依托“互联网+”,借助返乡电商创业,枝江市正加快形成“五个不出村”的“在线城镇化”,即农民购物不出村、农产品销售不出村、看病不出村、金融服务不出村、政务服务不出村。
三是创业有居所。对返乡电商创业人员实行“三个不变”“四项保障”“五大优惠”政策,即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现有宅基地使用权、村集体收益分配权“三个不变”;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就业创业四项保障;享有契税补贴、费用减免、贷款优惠以及燃气安装和用水价格“五大优惠”。通过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让想进城的返乡创业人员实现“住有所居”。
三、推进载体承接,返乡电商创业有平台
一是攀高枝。与阿里巴巴、京东、邮政邮乐购、供销裕农网合作,织下四张返乡创业网,建成90个村淘村级服务站,建成215个京东推广点,建成42个邮掌柜,138个裕农合作站。阿里健康网络医院于去年10月下线,蚂蚁金服也于去年11月份落地。
二是优平台。结合“雪亮工程”和“智慧枝江”建设,升级改造宽带网络,全市已实现光纤户户通、
三是建园区。投资2亿元建设枝江电商产业园,利用闲置厂房建成供销电商产业园、联云电商园。正加快打造集商品贸易、物流配送、融资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做到了返乡创业人员入园“零费用”“无门槛”。
四、推动服务升级,返乡电商创业有保障
一是优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返乡创业人员实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和“一对一”帮扶,推动党员干部服务返乡人员创业常态化。
二是育骨干。依托淘宝商学院、村淘枝江服务中心、京东枝江服务中心、市职教中心等机构,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操作培训、职业化培训,培养电商从业人员和营销人才,推动电商“学习者”向“创业者”转化。
三是完配套。建立市级电商服务中心,为全市电商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训、产品推广、网店建设等服务。建立镇级快递超市,向上对接快递物流企业和园区,向下辐射所有行政村,快递物流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