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国家文化公园

河北省:完善规划体系,奠定运河保护坚实基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典型案例(十)

发布时间:2023/05/25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大运河河北段全长530多千米涵盖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遗址拥有分洪设施、险工、水闸、桥涵等文化遗产30处以及由运河衍生的大名府故城、沧州旧城等周边文物遗存26处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大运河河北段类型齐全、样态真实、水工技术独特、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大运河在黄河以北最具代表性河段。

  河北省对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编制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等6个专项规划沿线5市、雄安新区都制订了本地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魅力运河、美丽运河、多彩运河”的战略定位结合大运河河北段的特点重点对大运河沿线地区的景观设计和建筑风貌提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引导形成了“1+7+1”规划体系。“1”即《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7”即《交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后一个“1”即《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

  “1+7+1”规划体系理清了河北省大运河规划建设总体思路明确了重点建设目标任务为科学有序推进全省大运河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了顶层设计为督促沿线各地开展并落实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1+7+1”大运河规划体系充分体现出规划科学性、协同性明确主体思路从各方面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

  “1+7+1”大运河规划体系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以协同联动为支撑狠抓落地实施。形成省、市、县三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专班体系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当中遇到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省领导牵头抓总、省部门制定政策抓统筹协调、市县两级政府抓落地实施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机制。二是以统筹融合为依托明晰各方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分段实施和属地负责、市场运作的原则持续高质量推进河北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同时将工作台账内容明确到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为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