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国家文化公园

山东省:济宁借力申遗,推进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展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典型案例(七)

发布时间:2023/05/16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梁山段位于梁山县韩垓镇开河村。据史料记载,其最早开挖于元朝,目的是沟通南北水运。目前,该河段尚存碑刻一通,上刻“重修开河闸碑记”。该碑大部分被淤埋地下,碑额露出部分高0.55米、宽0.75米、厚0.35米,具体立碑年代不详。运河故道包括以开河闸碑为基点向南长约1500米、宽约25米的区域。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梁山段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建立协调机制。2006年12月,大运河入围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启动。2007年,济宁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大运河(济宁段)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专人对京杭大运河梁山段的河道现状与重要遗迹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普查,为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致力环境治理。优良清洁的运河环境是对大运河进行保护传承利用开发的基础。2013年6月,根据申遗工作需要,济宁市组织对开河段运河两岸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和遗产保护,同时修建了便民服务和展示宣传等设施,提升运河环境综合治理能力。2013年9月,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际考察组专家在对京杭大运河梁山段(开河段)申遗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时,对地方采取的保护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2014年6月22日,我国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标志着大运河梁山段(开河段)成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点。

  第三,积极推进保护展示工程。为有效配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升京杭大运河梁山段的运河河道及周边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惠及运河两岸人民,组织编制了《南旺枢纽梁山段运河河道保护展示方案》,对大运河历史价值、运河河道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整治措施。同时,在整治过程中注重展示运河历史文化,通过对与运河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复原、展示等,多维度展示运河的历史、科学、文化。

  第四,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挖掘。通过在大运河开河段走街串巷,调查走访,搜集了《大运河夯歌》《革命烈士孙端桐》等历史典故、歌谣谚语、故事传说等100余条,发现《重修开河闸记事碑》、开启七年《孝子董天知碑》、道光七年《重修孝子碑》等明清碑刻10余通,制作拓片10余幅。通过对收集资料的系统整理,从历史传承、姓氏谱系、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开河民俗等九个方面,编制《开河运河古镇历史文化资源汇编》,为以后开河古镇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