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国家文化公园

江苏省:苏州加强精品创作,展现运河特色——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典型案例(四)

发布时间:2022/10/27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由苏州市和高新区共同成立的市级职业乐团。乐团“三管建制”并拥有演奏员90余人由海内外知名演奏家及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优秀人才组成。建团至今已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22个城市演出了300多场音乐会受到海内外观众、专家、媒体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引导奖励资金评选一等奖、“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贡献奖”“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华大奖”等奖励。乐团委约一批当代著名作曲家创作新作品其中四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2019年“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演出现场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不断加强文艺创作通过文艺作品展现运河特色。例如2020年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创作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江河湖海颂》。作品以“春江潮涌云水流波柳岸风细浪远天极”为四个乐章紧扣“大运河”这一时代主题歌颂了江苏、苏州开放融合、通达四方的历史成就和苏州人民包容会通、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描绘了江苏在新时代实施“开放再出发”大战略的宏伟气魄和美好前景讴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所展现出的伟大胸怀和历史担当。

  首先《江河湖海颂》打造了“丝竹江南”与“丝竹交响”的“双面绣”。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艺术定位是“民族音乐的江南品质与国际表达的双面绣”既坚持“丝竹江南”的地域特色又注重“丝竹交响”的国际表达通过苏州品质、江南风格、中国气派与国际审美的有机融合实现民族音乐表演的交响化、国际化。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致力于将管弦乐的表现模式融入中国民族音乐中在中国乐器与中国曲风的基础上用国际主流的交响乐语言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新诠释与表达以更能适应新时代欣赏者的需求与趣味更符合时代发展与国际潮流。这既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又是对国际文化的尊重与接轨。

  其次《江河湖海颂》是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的实现。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在国内外共演出15场票房收入90万元惠及观众约5万人次积极申报国家、江苏省各类奖项力争入围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与国家、江苏省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通过国内外巡演及网络直播在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运河”文化形象不断深化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价值内涵。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