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今洛阳市东约15公里,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相继为都,至唐初废弃,前后达1500年之久,其中作为都城时间达600年。汉魏洛阳故城上承周汉文明,下启隋唐盛世,历经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变革、民族融合、东西文化交流,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汉魏洛阳故城长、宽均达10公里,可以说是近代以前世界范围内所见最大的城市,现存有内城、宫城、金墉城、外郭城、永宁寺、太学、辟雍、明堂、灵台等重要文物遗迹。汉魏洛阳故城开创的都城形制,是历代王朝对中国古代都城“居中”“中轴对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隋唐以后都城宫城正殿居中和规整的中轴线与里坊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华文化的辐射效应下,汉魏洛阳故城都城形制的影响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实施了宫城阊阖门、铜驼大街、东北城墙和西阳门内大街等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利建成开放,宫城格局基本显现。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2亩,总建筑规模3.2万平方米,总投资6.28亿元,建成后将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起打造成中国早中期都城文化发展研究展示中心、考古科研与成果展示中心和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示范区,成为古都洛阳的又一个重大文化地标。
图为汉魏洛阳故城宫城中轴线门址模拟保护展示鸟瞰